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焦慮",共有219筆資料

面臨不確定性,人們的壓力更大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往往壓力最大,根據一份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指出,知道即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比不確定事情是否會發生來得好。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招募45位志願者,參與一個翻開石頭的電腦遊戲,要猜測是否有蛇藏在石頭下面,若翻開石頭後發現有蛇藏匿其中,手會接受到輕微電擊,當參與者對遊戲愈來愈熟悉時,這些蛇的位置會改變,以保持不確定性的變動水平。
2018-06-08

孩子的睡眠,與心理健康有關

以為失眠狀況只會發生在大人身上,其實幼兒也有睡眠的困擾,而且這個狀況可能影響著孩童的心理健康,根據一項發表於《兒科發展與行為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睡眠障礙與精神疾患被證實兩者相互影響。 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者針對將近1千名幼兒進行一項綜合性調查。結果發現,幼童時期的睡眠障礙可能帶來長期的影響。有睡眠障礙的4歲兒童,在6歲時出現精神症狀的比例,較沒有睡眠障礙的孩子高出許多。
2018-06-08

久坐可能增加焦慮風險

長時間看電視、玩電玩、上網等時常待在位置上久坐不動,這樣的行為已被證實與身體健康問題(如肥胖或心臟病)有關。澳洲迪肯大學「體育活動和營養學研究中心(C-PAN)」,發表於生物醫學中心 《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這些行為也會增加罹患焦慮的風險。 焦慮症狀是一種普遍和讓人衰弱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導致過度擔憂、頭痛、呼吸短促和肌肉緊張。美國焦慮和憂鬱學會指出,焦慮症是美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影響了4千萬成人。研究者系統性地回顧9項研究,以了解焦慮和久坐行為的關係。
2018-06-08

喜歡頻繁說「我」的人,可能有情緒困擾

話題總是繞著自己的人,也許不是自戀狂。相反的,研究發現,那些一直說著「我……,我……」的人可能有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傾向。
2018-06-06

焦慮少年,長大易憂鬱

根據一項紐西蘭的研究顯示,罹患焦慮疾病的青少年成年後較容易產生心理及藥酒癮問題。研究者觀察964位14~21歲被診斷為有廣泛性焦慮症、分離焦慮症、社交畏懼症及恐慌症的青少年,結果發現他們在成年期初期較容易罹患藥物濫用症、憂鬱症或焦慮症,且青少年期出現焦慮症的類型愈多,成年期初期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及嚴重性愈高。
2018-05-30

喜歡將「我」掛嘴邊,也許不是自戀,而是情緒困擾的警訊!

你身邊是否有朋友在聊天時,總是喜歡說「我」今天…、「我」可能…、「我」最近…,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說個不停呢?當朋友不停說自己的時候,也許不是自戀,而是在向你發出求救訊號!根據一篇2018年3月刊載於《每日科學》的研究指出,一直說「我……,我……」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
2018-05-28

經常使用社群媒體,恐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覺得自己24小時都必須上社群網站(如臉書或推特)的青少年,不僅睡不好,也可能成為憂鬱症或焦慮症的高危險群。
2018-05-16

出生時體重輕者,成年後易有心理問題

研究發現,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年輕人,出現焦慮、憂慮及其他心理問題的比例高於平均值,而美國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也偏高,該如何協助年輕人解決情緒困擾,其實是每個人都該關注的議題。
2018-05-16

文明的噩夢──焦慮

「心靈猶如降落傘,惟能開放方有功。」人要能開放心靈,不要鑽牛角尖,才能擁有開懷的人生。 隨著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焦慮」的問題也就愈來愈嚴重。大家庭制度日漸消失,小家庭制度慢慢普遍,人際關係上最基礎的支持力量日益薄弱;而相對出現的是典型的工業社會的忙碌、緊迫的壓力、無情的競爭與接踵而來的不確定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感情上的相互支持也跟著愈來愈少,所以遇到各種打擊、挫折、壓力與徬徨時也就較容易產生無法承受的衝擊,焦慮就此滋生。
2018-05-09

疲倦再見! 9個放鬆身心的小祕訣

你有說不出的壓力嗎?累積的疲倦是否讓你提不起精神?年節裡,給你9招放鬆妙計,讓再多的壓力、疲倦與2003年告別!許多研究顯示,日復一日的壓力、焦慮會引發頭痛、肌肉酸痛、高血壓,並降低免疫系統,讓人容易生病。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覺到壓力,特別是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杜克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科醫師萊德佛·威廉表示。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