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焦慮",共有218筆資料

新世紀的疾病—大腸急躁症

你有長期腸胃不適的困擾嗎?你覺得它不是什麼大毛病,卻對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干擾?你或許不曾想過你可能患有大腸急躁症。任職廣告公司的潘先生,生活一向忙碌緊張、三餐不定,長期以來,一直有脹氣、腹瀉、便秘的困擾,潘先生並不以為意,只當是自己胃腸不好,吃吃整腸藥散便了事。
2018-04-25

糖尿病患者的性生活

糖尿病是不是會影響性功能,使得糖尿病人無法享受美好的性生活?書田泌尿科診所院長陳明村指出,糖尿病人的性生活,與一般人無異,而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本身並不會對性能力造成影響。只有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導致出現慢性併發症,引起小血管動脈硬化和周邊神經病變等的患者,男女的性功能才會減退。
2018-04-25

家庭照護者是家中常被忽略的背影 如何減輕照護壓力

在台灣,約有50萬的長期家庭照護者,他們常將全部心力投注在患者身上,忽略了自己的情緒及健康也需要調適與關懷,給予照護者喘息的機會,協助他們尋求社會網絡的支持,讓他們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無奈天 堅強的我,懦弱一面的我,交織著我。 昔日甜美嬌柔的我,如今心力交瘁的我! 不服輸c的我,得承受多年來裡外一人兼的苦悶。已是載不動幾多愁! 但能遇知音,跳出沉鬱的日子。 創出一片藝術領域,充裕後半浮生。 ─2003年11月7日下午羅鍾梅抒於板橋寓所
2018-04-18

孩子上小學,新手父母如何上手

「學校的小朋友會陪我玩嗎」、「以後功課會很多嗎」、「老師會不會很兇」…… 看著孩子的小臉滿是疑惑、緊張,身為父母除了耐心安撫, 可以事先做什麼準備,陪孩子寫這段新生入學記? 小敏這學期要就讀國小一年級,媽媽對於她的成長有些緊張,不能再放任小敏睡到自然醒,而且每天開始要督促她的課業……不知道同儕的媽媽如何教養孩子,她開始感到一個頭兩個大。
2018-04-18

不只煩惱太多會失眠,缺乏睡眠也會導致負面思考

一份最新發表於《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當一個人強迫性地流連在令人痛苦和無益的思想上時,會反覆出現負面思維,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及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特別與憂鬱和焦慮有關。
2018-03-26

上班族的大敵─肌肉緊縮型頭痛

常在壓力大的時候反覆頭痛嗎?頭部兩側重重、緊緊的的感覺,是否令你憂心?這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它是門診中最常見的肌肉緊縮型頭痛。
2018-03-14

千禧世代,憂鬱比例高!原因出在……

還以為Y世代(千禧世代)年輕人都是草莓族嗎?一項研究可能顛覆你的想像!根據一篇2018年1月發表於《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而這可能不是因為抗壓力差和嬌生慣養導致,而是與Y世代年輕人追求完美的特性有關。
2018-03-14

透過冥想、瑜伽、祈禱來放鬆,能紓解壓力

許多研究證實:放鬆反應的產生,如透過冥想、瑜伽和祈禱等練習所達到的深層休息,不僅能緩解壓力和焦慮,也影響生理,如血壓,心跳速率和耗氧量。
2018-03-13

每週運動1小時,可降低憂鬱風險

無論哪種運動,只要每週運動1小時,就能減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一項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來自挪威的調查顯示,不論運動的強度如何,每週運動1小時的人,在10年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從不運動者降低44%。
2018-03-10

憂鬱的學前教育老師,可能讓孩子產生失控或焦慮的行為

研究發現,課堂教師或家庭托育的老師若有憂鬱情緒,會導致幼兒教育環境氣氛不良,孩子可能感染或模仿老師的負面情緒及行為,產生攻擊性、生氣和失控等外顯行為,以及憂鬱、焦慮、悲傷和退縮等內化行為,值得家長注意。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