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血",共有519筆資料

英研究:每天吸菸,精神病風險高3倍

英國研究發現,首次發病的精神病患者當中有五成七是吸菸者,而每日吸菸者罹患「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之類精神病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3倍,且患病時間較不吸菸者平均早1年。精神病患為排解無聊或紓壓,或對抗藥物副作用,而將吸菸當作自我藥物治療,這可能是精神病患吸菸率偏高的原因。大腦多巴胺分泌過量是引發思覺失調症的重要原因,而攝取尼古丁會造成多巴胺分泌增加。
2017-03-08

尿太黃太濁、血尿,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尿液過濃過濁,甚至出現血尿時,小心身體出狀況!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如何從尿液變化為健康把關?
2017-03-07

膳食纖維、益生菌,打造黃金級健康腸道

想要健康好腸道,膳食纖維、益生菌怎麼吃才有效?
2017-03-07

揪出大腸癌,篩檢該做哪一種?

想知道自己有無大腸癌?5大篩檢法該怎麼選擇?檢查前又要注意什麼?
2017-03-07

有大腸息肉怎麼防大腸癌?

大腸癌位居所有癌症之首,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禍從口入?哪些人是高危險群?今天起改變你的飲食,遠離大腸癌威脅!
2017-03-07

5大健檢異常不處理,當心惡化為中風、癌症

做健檢,是對現在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當數值亮紅燈,立刻確診、調整生活方式,才能發揮健檢功用!以下是現代人健檢時,最常發現的5大健康問題,該如何追蹤、改善,才能避免釀成更大災難!
2017-03-06

別讓健檢報告成廢紙!有紅字如何看懂

做了健檢,但報告上的數據你會看嗎?別再把報告擱置一旁,覺得有做就好!讓專家教你看懂健檢報告,掌握健檢數值的意義,從現在開始調整錯誤習慣,累積健康根本!
2017-03-06

增肌運動不只能減脂,好處比你想得多!

天氣愈變愈暖和,不要只窩在家,出門動一動吧!很多人只知道增加肌肉量能提升基礎代謝率,讓減肥更得心應手。但你知道嗎?其實除了減脂之外,利用運動來增加肌肉量,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一提到重力訓練,許多女性都避之唯恐不及,深怕運動過度會變成「金剛芭比」,但重力訓練真有這麼可怕嗎?事實上,不少國外研究都證實,適度進行增肌訓練,好處多多,不僅有助維持標準體態,還能減少脂肪含量,幫助減重,預防骨質疏鬆。特別是新陳代謝率下降的中壯年人,可透過適度的肌力訓練,更有效地從血液裡攝取所需的糖分加以利用,控制血糖效果更好。
2017-03-03

糖尿病友,能不打胰島素嗎?

很多糖尿病友不敢注射胰島素,擔心注射胰島素代表病情已是末期,也擔憂注射後會傷腎或成癮,不過,愈來愈多醫師建議患者,在症狀還沒那麼嚴重時先施打胰島素,反而能保護僅存的胰島細胞,到底哪一種說法才對?很多糖尿病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醫師建議我打胰島素,我的病情是不是很嚴重?打了胰島素,就要打一輩子嗎?其實,醫學研究證實,提早注射胰島素,能夠讓身體僅存的胰島細胞休息,避免胰島細胞凋亡,導致完全喪失胰島功能。對第二型糖尿病友來說,治療糖尿病不只是降血糖,更要保護胰島細胞。關於注射胰島素的諸多疑惑,就讓醫師一一解析。
2017-03-03

及早發現大腸癌,4大篩檢法比一比

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末期而過世,遺憾的是,豬哥亮不是個案,大腸癌已經蟬聯8年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新增人數第一名,往往發現時都為時已晚。專家呼籲,治療大腸癌,及早發現是關鍵,「篩檢」扮演重要角色。大腸癌檢查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但相關人員看著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持續攀升,全臺有做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的人,卻不到罹腸癌人數的一半,相當憂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認為,在臺灣要做大腸鏡檢查「超方便」,但民眾總認為自己不會得到,缺乏檢查動機外,宣導無法完全普及也是篩檢率難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