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危險",共有96筆資料

低溫防中風,注意9大危險因子及中風前兆

每當氣溫驟降,腦中風的案例就增多。醫師發現,最近青壯年中風案例增加,呼籲要注意9大危險因子。若發現平衡感、視力、手腳肌力下降,或臉部、嘴角歪斜、口齒不清等中風症狀,應儘速就醫溶解血栓,才能避免腦組織損傷造成偏癱。
2023-12-15

腸病毒感染增!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危險群 熟記症狀快就醫

因防疫鬆綁及免疫負債,夏天好發的腸病毒目前正處於高原期。腸病毒71型、D68型、克沙奇B型、伊科型有重症致死機率,威脅5歲以下幼童健康,即使已就醫,當小孩出現4類重症症狀,應儘速轉大醫院診治!(2023/6/22更新報導)
2023-05-10

樂齡族別輕忽帶狀疱疹!皮蛇長在這3大部位很危險

台灣人每3人就有1人可能得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然而,不少人誤以為「生活型態健康不會得」。醫師提醒,若曾感染水痘,康復後病毒仍留在體內,等年老免疫力下降,再復發便成為帶狀疱疹。若長在3大部位可能影響視力、聽力甚至會失禁,輕忽不得。
2023-02-24

胃食道逆流者易有眠呼吸中止症?脖圍超標35、38公分要注意

全台超過76萬人有胃食道逆流,火燒心令人痛苦,而有近70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你可知道這兩者有共病關係,且好發於50歲以上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醒,女性脖圍超過35公分、男性超過38公分,要注意睡眠呼吸道中止症的威脅,及早治療!
2022-03-25

吃完薑母鴨竟主動脈剝離猝死!「高血壓」是危險群,如何治療預防

藝人黃鴻升(小鬼)、凱渥男模張誌軒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主動脈剝離是致命性的心臟殺手,因死亡率極高,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對病患或醫師都是極大的考驗。究竟哪些人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這些人平時該如何防範?
2021-10-27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臟病危險群 5個護心好習慣這樣做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心臟病候選人如何讓心臟變得強壯?擁有良好護心習慣是關鍵因素。為預防心臟愈來愈衰弱,讓冠狀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有機可乘,從現在起,快將保護心臟的好習慣融入每日生活。
2021-10-20

脂肪肝成肝癌、肝硬化新危險因子!4招逆轉肝功能

600萬國人患有脂肪肝,BMI超過30約80%有脂肪肝,而40~50%的糖尿病人有脂肪肝。高油高糖的飲食、酗酒、肥胖、糖尿病等,都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醫師提醒肝硬化前,脂肪肝可逆轉。先做腹部超音波揪出脂肪肝,再依報導建議,努力改善肝功能。
2021-10-01

子宮、卵巢病變是婦癌高危險群!吃保健食品補充營養應如何選擇?

相較於一般女性,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乳癌家族病史,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包含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皆是婦癌的高危險族群。想要遠離婦癌的威脅,可從飲食及日常生活習慣來調整,讓身體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更年期想補充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又該怎麼選擇?每天喝牛奶補鈣,可能增加乳癌罹患率?
2021-06-23

乳頭出現分泌物是乳癌症兆?35歲起女性有這些危險因子應盡早做檢查!

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女性罹患乳癌比例不斷提升,乳癌長年名列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醫師提醒,婦女過了35歲應每周做自我檢查,這種癌症的好發年齡、危險因子、症狀為何?
2021-05-10

子宮肌瘤不動手術靠藥物治療會好嗎?避免這些危險因子才能有效控制

婦科常見的子宮肌瘤通常無症狀,但受荷爾蒙影響有增生可能,若是長了子宮肌瘤需要開刀嗎?藥物是否能根治?更年期後會自然消失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