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疾病保健

> 肝膽腸胃

有大腸息肉怎麼防大腸癌?

大腸癌位居所有癌症之首,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禍從口入?哪些人是高危險群?今天起改變你的飲食,遠離大腸癌威脅!
2017-03-07

脹氣、腸躁、潰瘍,「腸」見小毛病聰明解

腸脹氣讓你腹部整天都不舒服,拉肚子、便祕反反覆覆,腸躁症好困擾,反胃、疼痛、解黑便,十二指腸潰瘍怎麼辦?用對方法,遠離3個常見的腸道小毛病!
2017-03-07

沒天天排便,宿便造成肝臟負擔?

3天沒排便,我便祕了嗎?這樣是否會累積過多宿便,讓腸道充滿毒素?常拉肚子的人,比較能排除壞菌嗎……就讓肝膽胃腸科醫師,帶你搞懂這些「腸」見問題!
2017-03-07

想無毒一身輕,要懂的「腸」識

「清腸排毒」是熱門的健康議題,腸子好,能讓你從裡美到外,皮膚Q彈精神好!你有好好呵護你的腸道健康嗎?
2017-03-07

便祕別再忍,5招淨化腸道變順暢!

不少臺灣人從小就跟便祕奮鬥,然而,你可知便祕者罹患腸癌的比例竟高出近2倍!便祕別再忍,兩位專家提供5招淨化腸道的方法,讓便祕遠離你!現今20、30歲的年輕人約三成有便祕問題,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簡怡雯表示,這跟平時久坐辦公室,且幾乎餐餐外食,攝取較少的纖維質有關。一般而言,排便次數從1天2、3次到2天1次都屬於正常範圍,若超過3天沒有解便就是便祕!長期研究乳酸菌的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指出,除了觀察排便頻率,如果總是感覺解不乾淨,也算便祕。
2017-03-03

及早發現大腸癌,4大篩檢法比一比

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末期而過世,遺憾的是,豬哥亮不是個案,大腸癌已經蟬聯8年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新增人數第一名,往往發現時都為時已晚。專家呼籲,治療大腸癌,及早發現是關鍵,「篩檢」扮演重要角色。大腸癌檢查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但相關人員看著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持續攀升,全臺有做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的人,卻不到罹腸癌人數的一半,相當憂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認為,在臺灣要做大腸鏡檢查「超方便」,但民眾總認為自己不會得到,缺乏檢查動機外,宣導無法完全普及也是篩檢率難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2017-03-02

罹患腸癌,一定得做人工肛門?

許多大腸癌患者擔心之後要裝人工肛門,因此不敢就醫,怕從此擺脫不了糞臭四溢的窘境。其實,大腸癌病患做人工肛門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使做了,很多也都是暫時性的……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卻因個人宗教信仰選擇不治療,延遲了兩年才動手術,不僅讓病情惡化,也使治療變得更加複雜。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表示,門診確實有病患因信仰的關係,不願接受正規的治療,最後帶著病痛離世;有些病患則是害怕開刀,或擔心化療的副作用而尋求民俗療法或另類療法。此外,人工肛門也是讓部分病患對治療卻步的原因。
2017-03-02

大腸直腸癌不要拖,專家解答治療疑惑

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早期治療,預後情況良好,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超過95%,就算是末期,存活率也有5~10%。目前醫學上有無治療大腸癌和直腸癌的新方法?就讓專家告訴你早中晚期癌症,效果最好的治療對策……「大腸癌、直腸癌一定要化療嗎?」、「有沒有新的治療方式」、「腸癌的治癒率高嗎?」一聽到自己或家屬罹患大腸直腸癌,許多民眾關心的都是該怎麼治療,如何能少受一點苦。醫療的進步為腸癌治療帶來了許多新契機,療效也大為提升。
2017-03-02

腸癌找上年輕人,這些特徵你有沒有

志高從國一開始,每天下課回家後就窩在房裡玩電腦,餓了就吃泡麵、速食、香腸、炸雞排等油炸或燒烤的食物,結果17歲那年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三期。當腸癌年輕化已成全球趨勢,該如何提高警覺?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代表罹患腸癌嗎?今年就讀大四的建宏日前跟同學騎單車環島時,發現內褲後側沾血,原以為是騎車磨破痔瘡,但環島結束後情況依然如此,於是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一顆2公分大的大腸息肉已病變成腫瘤,趕緊開刀切除。由於爺爺死於大腸癌,父親隨後也跟著進行檢查,沒想到腸道乾淨正常。原來建宏外宿,常外食、飲食不均衡、缺蔬少果,才引起大腸癌。
2017-03-02

胃痛吃什麼能止痛?

唉唷!胃好痛!想保護胃壁,喝牛奶還是喝粥好?胃藥只能救急止痛,不能長期吃嗎?想告別胃痛,讓胃腸科醫師告訴你該怎麼吃!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