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毒",共有194筆資料

追憶集社會公益於一身的時代巨人

「只見公益,不見孫越」,這八個字是1989年孫叔叔宣布離開演藝圈時的重大宣示,將近30年過去了,他積極從事菸害宣導、捐血救人、推廣反毒、聯合勸募、臨終關懷、探訪受刑人……,獻身於各項愛心公益活動,如同是社會公益的化身。雖然他在5月初病逝返回天家,與好友陶大偉一起唱「嘠嘠鳴啦啦」了,但他那低沈厚實的嗓音,伴隨開朗的笑聲,將永遠留在每個人心底深處。
2018-06-01

吃砒霜、蜈蚣以毒攻毒剋癌症?

罹患癌症時,許多人會手足無措、感到無助,還可能急病亂投醫或聽信坊間偏方,當心治病不成,反釀大禍!
2018-05-30

治療「間質性膀胱炎」,不做手術可以嗎?

一名55歲、已婚的企業老闆娘,因為工作忙碌,常常一忙起來,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少喝水、加上經常憋尿,久而久之,該名老闆娘從3年前開始,每回漲尿時,會陰部上方的恥骨就會疼痛、還常受頻尿、急尿感所苦,就連晚上睡覺時,也因頻頻起床上廁所,嚴重影響睡眠。原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但吃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後來,經醫師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後,施以6個月的膀胱內玻尿酸灌注、並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症狀才大幅改善。
2018-05-02

不再吃錯藥,你需要抗生素嗎?

抗生素無法對抗病毒,無法對症下藥反而會使病毒坐大,以及加速產生抗藥性菌株。 林媽媽的小孩一歲多,星期六晚上因為發燒至某私人醫院急診就醫,判定是一般感冒,且有喉嚨發紅的情形,因而開立抗生素使用。使用兩天,小病人仍有高燒情形,這期間也使用肛門栓劑退燒。星期一至門診複診,診斷為咽唊炎(腸病毒的一種),馬上住院給予點滴注射,以防脫水。
2018-04-25

寶寶口腔裡的白色斑塊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天氣逐漸轉熱,提醒家有新生兒的家長要小心孩子是否染上黴菌!一名新手媽媽日前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時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原以為是奶垢不以為意,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竟為「鵝口瘡」。到底什麼是鵝口瘡?又該如何治療呢?
2018-04-20

挑嘴也挑不出細菌,當心食物中毒!

要避免食物中毒,除了養成個人衛生習慣,外出用餐也要注意店家衛生。特別愛吃海產攤的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店家的冷藏設備、廚房器具衛生等,稍不留意,可能讓人「吃壞肚子」! 來到夏天,外食族在選擇食物上、烹調族在烹煮食物時,稍不留意都可能發生食物中毒的情形,夏天怎麼吃得安心,避免中毒發生?
2018-04-11

想要打造明星臉,臉部整形手術知多少?

變臉可能嗎?假如想要擁有迷人的雙眼、小而俏的鼻形、瓜子臉...,哪些整形技術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最近台灣一把火引燃變臉(Face off)話題,不少人懷疑:「可以做到嗎?」國泰醫院美容整型外科主治醫師李建智表示,英國曾做過類似手術,但僅屬於實驗階段,由於目前全世界進行細微組織手術的技術還不成熟,充其量像「換面具」,無法達到表情豐富的效果。 變臉的話題,其實也點出台灣多數人對整形美容的嚮往與迷思,尤其是臉部整形。
2018-03-21

肉毒桿菌,真的安全嗎?

10年以前,一點肉毒桿菌的生化毒劑就可以殺死數百萬人,但現在肉毒桿菌卻成為除皺紋的「聖品」,肉毒桿菌長期使用真的安全?最近一篇醫學論文指出,肉毒桿菌的長期效果、副作用,目前仍無法確定,長期施打肉毒桿菌的人,仍要注意未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肉毒桿菌被核准用於去除眉毛附近的皺紋,但現在肉毒桿菌的使用愈來愈頻繁,包括去除額頭及眼睛部分的皺紋。
2018-03-21

濕疹 痱子 日曬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中西醫如何止癢

夏季高溫濕熱,正是細菌、黴菌滋生的溫床,面對易復發的皮膚病,中西醫如何互補,雙管齊下治搔癢?新一代的非類固醇療法,使用上又要注意什麼?治療皮膚病,中西醫觀點及療程各有不同,中醫重「治本」,注重調養身體,讓皮膚病不再反覆發生;西醫則偏重發炎症狀的緩解;兩者療程不同,卻都可以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要中西醫合併治療,只要錯開吃藥時間,就能讓身體「內外兼修」。
2018-03-14

夏天易手汗腳汗、腋下多汗,飲食、針灸如何助止汗?

手汗症雖然是小毛病,但是卻帶來生活極大的不便,如果想手術治療,該如何選擇?透過中醫,又有什麼好的根治妙方? 剛出社會的小張終於應徵到理想的工作,但他心中非常不安,因為他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