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睡眠",共有113筆資料

孩子不睡覺頻用手機當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被網路霸凌者

孩子在該睡覺時仍頻繁用手機,須留意其睡眠品質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睡眠時間,也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父母,可透過3招幫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2025-04-01

改善孩子晚睡及睡眠不足,開啟心理健康防護罩

研究發現,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會誘發或加重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協助青少年建立規律作息及睡眠習慣,可找出干擾作息的原因,陪伴他們做4大調整
2025-03-31

好累卻失眠睡不著?8招讓自己好入眠

睡不好讓你煩惱嗎?以下專訪主持睡眠實驗室的心理系教授及臨床心理師,先檢視是否有5大不良的睡眠習慣,再運用改善睡眠的3種行為療法來破解失眠困擾。
2024-03-13

認知行為治療改善失眠比安眠藥更長效!專家力推3種助眠法

據國健署報告,台灣約460萬成人有失眠困擾。失眠不是只有安眠藥這選擇,美國睡眠學會表明,慢性失眠的第一線治療應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其能解決失眠的根本問題。以下由專家分享成功案例及推薦3種助眠法,不妨試試。
2024-03-05

每5人就有1人失眠,5成是心理因素引起!「失眠量表」幫你檢視失眠嚴重度

台灣失眠人口女性多於男性,若長期慢性失眠,恐誘發憂鬱、焦慮、依賴安眠藥、影響注意力、記憶等問題!太早醒、不好睡算失眠嗎?醫師分析各年齡層失眠原因,教你計算「睡眠效率」,利用「失眠量表」檢視失眠嚴重度!
2024-01-24

換張床就睡不著?這樣做解決惱人的「認床」問題!

外出遊玩,不論住再好的飯店,總是夜不能寐、睡不好覺嗎?有人從小就會認床,讓人感覺這是與生俱來的習氣,但其實很可能你是被自己的感覺給「騙」了!究竟該如何緩解換床後的睡眠障礙,才不至於失眠呢?
2023-06-18

胃食道逆流者易有眠呼吸中止症?脖圍超標35、38公分要注意

全台超過76萬人有胃食道逆流,火燒心令人痛苦,而有近70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你可知道這兩者有共病關係,且好發於50歲以上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醒,女性脖圍超過35公分、男性超過38公分,要注意睡眠呼吸道中止症的威脅,及早治療!
2022-03-25

重鬱症沒病識感 依賴安眠藥 拒絕就醫怎麼辦?

陪伴憂鬱或焦慮的家人,不管平和或尖銳,都不是你的問題,你只要做到兩件事:傾聽和陪伴,就很有力量。針對不願就醫,嚴重失眠依賴安眠藥的長輩,醫師建議家屬嘗試3個方法。讓憂鬱或焦慮者接受治療,對家人而言也會是一種治療。
2021-12-10

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降低23%重度憂鬱症風險

居家防疫期作息紊亂,現在回歸職場、學校,早起上班上學讓你壓力大增嗎?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若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
2021-09-23

別再幻想吃褪黑激素、睡眠軟糖可治失眠 專家說:兩者效果有限

失眠已成為現代的文明病,台灣民眾需要持醫師的處方籤才能購買藥品級的褪黑激素,不少想改善失眠的人轉而購買食品級的褪黑激素(例如睡眠軟糖)企圖改善睡眠品質,不過服用後對於改善失眠真的有效嗎?另外網傳褪黑激素還可以抗癌?真有那麼神奇嗎?快來跟著美國毒理學博士招名威、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一起了解褪黑激素的正確資訊。.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