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雲門教室 讓孩子會思考、有創意,就要「動」起來

讓孩子會思考、有創意,就要「動」起來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撰文/
瀏覽數 : 6239
收藏 瀏覽數 : 6239
讓孩子會思考、有創意,就要「動」起來

希望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做個有自信的人,該怎麼培養?讓孩子從真正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吧!身體的「動」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能使刺激大腦海馬迴裡的幹細胞,發展出新的神經細胞,建立新的學習模式。從坐著到走路的姿態,激烈的體能運動等,都能幫助孩子發展得更好喔! 
 
一個人的創造,思考及想像力,需要由體制內外的教育,完整獲得。生活在學習節奏刻不容緩的氛圍,成長中的孩子對於未來的方向,常有許多困惑與挫折,這樣做是對的嗎?會不會失敗?該如何選擇?往往容易迷失,自己是誰?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活出自己,認識自己,就成為最根本也最必要的基礎。
 
動身體,擺脫成見,跨步往前

 
「動身體」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顯示,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至少有60分鐘以上,適當的中強度身體活動,不僅提高專注力與記憶能力,同時能刺激大腦海馬迴裡的幹細胞,發展出新的神經細胞,建立新的學習模式。
 
雲門教室在《身體白皮書Ⅱ》研究調查發現,喜歡動身體,有運動習慣的12~18歲青少年,學習動機強且對生活的態度比較正向。而《身體白皮書Ⅲ》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運動類型超過3種以上的族群,在生活5力(感知力,探索力,社群力,跨域力及創造力)的表現行為上,相較沒有運動,或者單一運動類型的分數更為突出。
 
 
《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一書的作者鈴木敏昭指出,許多人平時無論怎麼練習,一到正式上場就失敗!追根究柢,原因可能出在「身體記憶」。我們的身體,會記憶過去,承載現在。過去曾經遭遇的失敗經驗,雖然因時間而逐漸淡忘,但身體卻仍然記憶猶新。因此遇到類似情形,就會不自覺的緊張而導致驚慌失措,重複面對負面的循環。鈴木敏昭認為:「身體記憶的成見,最好的方式還是回歸身體,交由身體擺脫。」
 
畢生致力於身心整合教育,費登奎斯教育學派創始人Moshe Feldenkrais博士也觀察到,青少年的運動傷害之所以未真正痊癒,通常不是因為外傷,而是自身對於傷害的反應,如果能夠試著適應不一樣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可以減低疼痛,突破身體限制,因為「動作即生命。生命是個過程,改善過程的品質,也改善了生命的本質。」
 
打破慣性,讓生理影響心理
 
試試幾個小技巧,不只是孩子,成人也很需要。首先從改變姿勢開始,沮喪的人容易彎腰駝背,顯得沒有自信,讓自己抬頭挺胸且擺動雙手的自在走路,就能讓活力加倍。有些人緊張時會全身冒冷汗,身體容易搖擺亂動,若可以有意識的控制,雙腳貼緊地面,肩膀與腰間沉穩有力,練習以穩定身體核心的姿勢站立,心情會不由得變好,展現滿滿元氣。呼吸也是重要關鍵之一。緩慢的深呼吸能讓急促的心跳和緩下來,在一吸一吐間,身體也會逐漸解除緊張狀態。身體蜷縮的人,呼吸短淺,脖子和肩膀僵硬,連血液循環也不好,全身也更加容易被壓力所影響。
 
另外,表情也會透露內在心境。經常在台上演說的演講者,看起來總是自信滿滿,其實是經過上百次與上千次的反覆練習,才能落落大方,侃侃而談。許多醫學研究也證實,笑容對於身心健康大有幫助,臉上掛滿笑容,心情自然會變好。在家對著鏡子是很好的練習,透過表情改變心情,發自內心的笑容最令人感覺自信,即使艱難事件迎向而來,也能各個擊破,輕鬆瓦解。


 
和自己許下承諾,做一個有感覺的人
 
和越多孩子相處接觸,越有機會了解,真正擁有自由選擇能力的孩子並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身體的認識與自我覺察不夠,因此一旦面臨壓力或選擇時,容易無所適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校長,雲門教室「生活律動」幼兒課程教案召集人張中煖老師說,身體覺察是多元智能開發,品格習慣養成,群我人際的互動,身體教育的實踐,以及美感教育最重要的根本,重要性不言可喻。
 
如果能夠從動身體,打開感知的能力,透過肢體的延伸,探索身體的極限與各種可能,在鬆馳之間,感受壓力的收與放,孩子會開始學著思考:「原來這就是壓力,原來我可以面對它,也可以找到它從何而來!」,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出發,正視眼前的挑戰,從自我覺察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論是身體認同或是身體覺察,都要從認識身體開始。

 
生活美學大師蔣勳曾說:「我摔倒了,又站起來了,身體告訴我:摔倒之後可以站起來。是身體的記憶,也是生命的記憶。」透過探索的過程,孩子能找到自己身體的重心,感受呼吸,為身體與生活,找到適合的節奏與平衡。
 
動身體,做自己,具備身體認同能力的孩子,對生命將永遠熱情,對世界的好奇會永無止盡。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