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照顧家人 爸媽悶悶不樂,是老人憂鬱症嗎?

爸媽悶悶不樂,是老人憂鬱症嗎?

出處/ 2014年3月號/第32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550
收藏 瀏覽數 : 8550
爸媽悶悶不樂,是老人憂鬱症嗎?

父母親不斷抱怨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卻都沒問題。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找上門了!5大憂鬱症危險因子、6大憂鬱症用藥迷思,替爸媽把關身心健康!

曉芬的媽媽一直喊頭痛,帶去醫院檢查後發現沒有問題,隔了幾天又喊胃不舒服,跑一趟醫院檢查還是沒有問題,但媽媽卻一直表示身體不舒服。幾個月下來,曉芬帶著媽媽跑遍醫院內外科,卻檢查不出她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原本固定在吃的血壓藥,媽媽也突然都不肯吃了,曉芬開始懷疑媽媽可能是情緒上出了問題,想帶媽媽去醫院看精神科,卻又怕嚇到她,不願意去醫院檢查……

當心!身體不適的抱怨
是心理精神疾病的徵兆

當父母一直反應身體不適,做遍所有內外科檢查,結果皆正常,卻堅持自己仍然不舒服時,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要小心可能是老人憂鬱症。

子女除了要持續注意父母的情況,必要時一定要帶到醫院精神科檢查。通常父母親聽到「精神科」、「失智」等名詞時反應會很激烈,不願意配合檢查,這時子女可改說要看「記憶門診」、「失眠門診」、「老人科」等,並請醫生一起配合說服。

老人憂鬱症常常都以身體不適的抱怨,以及食慾跟睡眠品質下降為特點來就醫。蔡佳芬醫師說,老年人情緒低落時較少主動表示,反而多用一些間接或是被動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當老人家出現「原本固定在吃的慢性疾病藥物,突然都不願意吃了」或「原本固定回診的醫生,突然都不想看了」的情況時,就要小心可能是情緒的問題,可以透過原本的內外科醫師轉介至精神科,提早治療,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厭世、自殺等行為。

蔡佳芬最後也強調,若家屬已經盡了所有力量,確定父母或配偶沒有任何心理情緒或是失智精神疾病等因素影響,只是單純決定這樣過他們的人生,不想接受積極的醫療,那我們也該適時的放手,尊重他們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老人憂鬱症
5大危險因子

1.    遺傳►有家族病史較易發病

若家族病史中有憂鬱症,會比較容易發病,但相較於年輕的憂鬱症患者,老人憂鬱症的遺傳性比較低。

 

2.    性別與社會因素►喪偶、退休都是成因

無論是成人還是老人,女性得到憂鬱症的比率都比男性高。鰥寡孤獨、離婚、社會階層低、退休等,都有可能成為老人憂鬱症的成因。例如在喪偶的7到12個月之間,是憂鬱症病發的高危險期,病發率高達24%。蔡佳芬醫師也補充,退休也是重要危險因子,東方人普遍重工作,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退休後生活重心突然被抽走,就容易生病。

 

3.    身體疾病及殘障►身體老化誘發憂鬱症

老化、身體逐漸失去功能,甚至出現疾病,都容易促成老人憂鬱症病發。蔡佳芬醫師解釋,身體疾病可能會造成憂鬱,憂鬱又會加重身體疾病的痛苦,這種痛苦又讓疾病變得更加嚴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舉例來說,一個老人原本有退化性關節炎,若憂鬱症病發,對疼痛的忍受度就會下降,原本可能感受到的疼痛是5分,但憂鬱症病發後,病人感受到的痛可能達到10分,越來越痛,最後家人只能讓他吃止痛藥,不知道其實病人痛是因為憂鬱,所以吃了止痛藥心情也不會好,常造成老年人亂吃藥、吃太多藥。又痛又憂鬱,老人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甚至可能出現自殺現象。

 

4.    藥物副作用►中樞神經的藥物導致

蔡佳芬醫師坦言,有些作用於中樞神經的藥物容易導致憂鬱症病發,例如:抗高血壓藥、類固醇藥、止痛藥、抗巴金森氏病藥、毛地黃類藥、干擾素、化療藥物等,但若得病,這些藥物又非吃不可。因此,若家中老人有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跟醫師保持良好溝通,隨時注意病人情緒。

 

5.    人格問題►年輕擁有高社經地位

年輕時要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習慣控制一切的老人,也是憂鬱症的危險群。這些人年輕時往往擁有不錯的社經地位,當老化時,發現身體不再受自己控制,或退休、失去工作,感覺自我價值降低,會無法接受,就容易發病。


打破6大迷思
抗憂鬱藥正確吃

許多人對服用抗憂鬱藥物有很多疑問及懼怕,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為你解開6個迷思,讓你安心正確服藥!

 

迷思1》抗憂鬱藥物=鎮靜劑?

♥ 專家破解:錯!
兩者完全不同,鎮靜劑用於鎮定安眠,但不能治憂鬱症。

 

迷思2》我的憂鬱症不嚴重,吃鎮靜劑就好?

♥ 專家破解:錯!這樣做只會加重病情。
很多人認為自己憂鬱症不嚴重,又不想面對憂鬱症這個病,覺得鎮靜劑名字聽起來比較舒服,就選擇只服用鎮靜劑。其實,鎮靜劑只會讓你當下感覺比較舒服,等藥效過了就沒效了,是治標不治本。真的要治療憂鬱症,必須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抗憂鬱藥物,很多病人只願意服用鎮靜劑,卻不吃真正治病的抗憂鬱藥,這樣只會讓病情越趨嚴重。

 

迷思3》服用抗憂鬱藥物會成癮?

♥ 專家破解:不會!
所有抗憂鬱藥物都不會成癮,但鎮靜劑卻會。許多人只願意吃鎮靜劑,藥效過了就再吃,最後上癮,不吃就睡不著,憂鬱症也沒治好。

 

迷思4》抗憂鬱藥物傷肝傷腎?

♥ 專家破解:不會!
蔡佳芬醫師表示,傷肝傷腎代表藥物具有肝腎毒性,所有的抗憂鬱藥物都不具有肝腎毒性,民眾可以放心。但藥物畢竟都有其副作用,抗憂鬱劑常見的副作用為低血鈉,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故建議還是需醫師處方才用藥。

 

迷思5》服藥後可馬上減輕憂鬱症狀?

♥ 專家破解:不會立刻見效。
抗憂鬱藥物不會立即見效,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6至8週後才會開始有成效。

 

迷思6》憂鬱情況減輕就可停藥?

♥ 專家破解:不行。
隨便停用抗憂鬱藥物會出現反彈效應,也就是已經緩解的憂鬱症狀會再出現。突然停用鎮靜劑則會出現戒斷症狀。症狀改善是很好的反應,但減藥須遵照醫師指示來進行。

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