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親子之間

給爺奶顧孫前,要有的心理準備

看著電視報導保母虐童的新聞,挺著大肚子的茜雲緊張不已,想到和丈夫兩人的薪水加起來還不到80K,要在台北租屋生活,加上孝親費和存錢,也僅是夠用而已。為了節省開銷,夫妻倆打算孩子出生後,就送回婆家,請退休的公婆照顧。不過,同事卻勸她再考慮,還警告她,孩子太小就離開父母,長大後會和父母不親,而且長輩觀念傳統,日後溝通可能常有衝突……茜雲聽了很苦惱,難道「隔代教養」問題真的這麼多?
2019-03-29

孩子吵,阿公阿嬤全買單?隔代教養遇上情緒勒索如何解

吵著要買喜歡的東西,是每個小孩都做過的事,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盡量延遲滿足小孩的需求,以免養成驕縱的脾性。但是,當被「盧」的對象不是爸媽,而是爺爺奶奶的時候,常會出現爺奶無法抵擋孫子的情緒勒索,而打破規則的情況,此時,爸媽該怎麼辦呢?
2019-03-29

你的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怎麼溝通不傷和氣

教養育兒的觀念不同,常是導致婆媳關係出現裂痕的導火線。本文以「小孩只黏阿嬤,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還有「長輩太寵孫,媽媽為了糾正小孩壞習慣,竟被小孩討厭」的教養衝突為例,請專家提供「不得罪長輩,又能達到教養目的」的溝通話術,讓長輩成為年輕父母教養孩子時的好幫手!
2019-03-29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理

對許多祖父母而言,孫子女就像是手中肉、掌心寶,必須百般呵護,但寵溺的下場,可能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總是幫小孩洗澡、摺衣服,不讓孩子有學習、做家事的機會,未來上大學,若必須到外地住宿,就可能適應不良,假如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甚至可能影響到婚後的家庭生活。到底孩子上小學前,該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就請專家分享小撇步,讓爸媽一步一步教孩子養成自理生活的好習慣。
2019-03-28

青少年愛上網當休閒娛樂?小心網路成癮影響心理健康!

有注意過家中孩子,休閒時最常做的事是什麼嗎?一有空閒就盯著螢幕看?要注意他們的上網時間是否過長了!根據一篇2017年4月發表於《BMC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網路使用時間與心理健康困擾有高度關連。
2019-03-11

小孩愛吃糖,4不原則幫孩子減糖

孩子食用過多的糖,不僅容易蛀牙、肥胖,還會抑制生長激素,讓孩子長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大腦發育,造成孩子情緒躁動、焦慮及不專心。糖對健康的危害,雖然不會立刻顯現,卻會影響孩子一生。與其一味禁止孩子吃甜食,專家建議家長不妨透過4不原則,幫助孩子打造終生免疫的「拒糖抵抗力」!
2019-03-04

如何找到速配保母

年前的虐童案事件頻傳,孩子送去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真的能讓人安心嗎?許多父母擔心從小送去托嬰中心容易群聚感染常生病,轉而選擇私人的保母托育,該如何找到適合的保母呢?有哪些蛛絲馬跡可以觀察?需要給保母三節獎金嗎?這些問題本篇文章為你解答。
2019-02-08

孩子有星夢,父母該幫他圓夢嗎?

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偶像SUPER IDOL等節目開播後, 想圓場明星夢,路好像更廣、更容易了…… 但不是人人都想讓孩子當明星,像藝人楊宗緯的父母都曾持反對意見, 如果孩子鍾愛演藝圈,父母要怎麼幫助他?
2019-01-08

過年長輩關切像質詢,面對尷尬問題怎麼答

你有「過年恐慌症」嗎?每年春節團圓都令你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嗎?網路平台《網路溫度計》曾公布過年最不討喜的10大話題,「什麼時候結婚啊?」被列為網友年節最不想面對的尷尬話題榜首,其他像是「交男(女)朋友了沒?」、「薪水怎麼樣?」也都榜上有名。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對話原則,就能在過年期間跟長輩愉快相處,本文請來兩位心理師教你,面對長輩犀利質詢,怎麼接招不失禮!
2019-01-02

子女和父母溝通,要懂的應對藝術

孝道是華人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美德,然而,在臺灣許多50歲以上的父母眼中,「孝」就是「順」,好像有「順」才會有「孝」。因此,父母常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情緒勒索」的方法,迫使子女妥協、表達孝順。研究指出,人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愈來愈固執,面對愈老愈難溝通的父母,專家建議透過四個步驟來杜絕情緒勒索!
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