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少年",共有236筆資料

當麻煩來的時候

暑期結束、開學在即,「9月墮胎潮」卻一再重演,為什麼我們的青少年總在性探索旅程中付出不必要的代價?然而要談青少年的性問題,絕不是幾張解剖圖或「責任至上」的宏論就可以搪塞過去;當事情發生時,漫天的責難也比不上父母師長的一句關懷,懸崖邊的孩子正等著有人拉他一把!
2018-04-18

青少年心事誰人知?借鏡美國推行ADAP計畫,有助青少年遠離憂鬱!

少年維特的煩惱誰人知?不是爸媽、不是老師,大部分的青少年有心事都會跟同儕說,但當同學不太對勁,該如何幫助他呢?根據一篇2017年12月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憂鬱症覺知計畫(ADAP),可促進憂鬱青少年為自己或同儕尋求協助。
2018-04-09

情緒教養的關鍵在哪?適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及重視互動的品質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難為!美國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將父母的教養方式依要求(嚴格與否)與接納(有無回應孩子的需求)程度分為四類型:①「專制型」高要求,低接納②「民主威信型」高要求,高接納③「忽視型」低要求,低接納④「放縱型」低要求、高接納。如果你是家長,你是對孩子的養養是屬於哪種方式?不過對孩子教養還一個重要關鍵,有研究指出:父母有無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其心理健康影響更大!
2018-04-03

被霸凌的青少年多運動能減少悲傷及自殺意念

一項發表於《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在美國被霸凌的青少年中,每週從事4天或更多的運動者,減少了約23%的自殺意念和企圖。
2018-03-13

青少年睡眠日益不足,易情緒不穩

一項發布於《兒科》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青少年在過去20年來的睡眠時數日益減少。
2018-03-13

青春期的親密友誼與成年的健康狀況有關

青少年常被告誡不要受到同儕壓力的過度影響,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Allen表示:青春期的友誼對成年後的身體健康具有長期影響。
2018-03-13

了解自己適合的運動,減少二度運動傷害

運動對身體再好,也須先衡量自己的整體狀況後,再從事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得不到原先預期的好效果,反而造成了二度傷害。 運動對身體確實有著正面的效果,不單是促進我們的體力和心肺功能,在心理層面的幫助是,能讓我們從運動中得到快樂。而且,對於在輕微的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上,運動療法已列入主流療法之一。即便是現代多數人擔心的肥胖問題,也是必須借重飲食和運動兩者雙管齊下,才有辦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2018-03-09

「禁菸」是公共健康的議題,,跳脫「私人的權利」思維

菸商提出種種理由反對菸害防制法修法通過,他們所提的理由站得住腳嗎?數年前菸害防制的立法過程中,菸商多次登報大罵:「菸害防制法是全世界最嚴苛的法案!」並鼓動相關業者抗議立法,讓協助公益團體的立委們飽受壓力。最後在反菸團體和反菸立委的堅持下,一一克服了困難,國內的菸害防制工作也終於在1997年正式進入法治時代。
2018-03-09

裁員,會牽動青少年自殺率

《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當大量的員工失業時,一些特定族群的青少年,其自殺企圖也會升高,這現象在女孩和黑人青少年身上更為顯著。
2018-03-07

校園情緒教育在推動上出了什麼問題?5個原因,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

究竟台灣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缺了什麼?在「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研討會第二天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的資源地圖」關鍵論壇裡,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張老師基金會及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等六個單位在座談中分別指出,缺乏跨部會的政策、校園諮商老師不足、學校上課時間有限、心理健康疾病的汙名化及「心理健康」定義不明確等5個原因,是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的主因。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