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自殺",共有89筆資料

台灣首次大型「心理健康促進聯合研討會」!68個團體,齊心為「校園心理健康」發聲!

2018年3月3日,台灣首次集結68個心理衛生團體在台北實踐大學,進行「2018年心理健康促進: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大型研討會。這研討會緣自於2017年,由董氏基金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起「國家心理健康促進建言」。
2018-03-03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李明濱》關懷情緒,預防悲劇上演

翻開李明濱醫師的簡介,包括了精神科醫師及教授、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顧問等,各種職稱洋洋灑灑,讓人目不暇給。不過,即使擁有多元的身分及經歷,他最喜歡的還是原本的精神科醫師工作……
2018-03-01

7方法釋放心中怒火,幫你情緒管理

回想自己情緒失控的當時,彷彿一把無名火起,在周遭百骸竄燒,體內蠻力瞬間暴升、腦中理智潰防失守,真的是「會發生什麼事情,連我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釀成連串慘劇的「霹靂火」,時至今日,是否已有及時省視與檢討的方法?
2018-02-26

誰能拉自殺危險群一把?

國內外的研究顯示,自殺與情緒有很強烈的關聯。憂鬱症個案若生性悲觀、激進或自我控制能力欠佳,很容易在遇到經濟困境、生活重大事件,如:失落或人際關係不良時出現自殺行為。今年8月,美國一本專業期刊發表預測自殺行為的危險因子依序為1.曾出現自殺行為;2.個案本身主觀感受到明顯的憂鬱症狀;3.尼古丁或酒精依賴者。
2018-01-22

憂鬱蔓延大學城?引爆點是失戀、人際困擾、還是就業壓力?

大學,是青春的尾巴,人生中最璀璨的「黃金時期」,但台灣的大學生,近乎4人就有1人憂鬱情緒嚴重,需專業協助,令人不禁擔憂,大學生怎麼了?灑滿陽光的校園裡,為何蒙上憂鬱陰影?留著一頭飄逸長髮的林芳靜,打從大一剛入學,就因個性開朗,很快與班上同學打成一片,假日也常與一掛好友出遊烤肉,感情融洽。但是,升上大二後,同學發現芳靜跟以前不一樣了,上課時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默默不說話,下課後也不和同學互動往來,臉上的笑容變少,看起來好像很累的樣子。
2017-12-28

憂鬱症患者容易自殺嗎?

自從藝人倪敏然不幸自殺身亡後,媒體將憂鬱症患者尋短的議題,報導的沸沸揚揚,令社會十分關切;也有學者檢討,媒體報導太多負面消息,讓民眾的情緒受到衝擊,須加強自律。無論如何,憂鬱症病友與自殺的關係,已值得重視。過去的研究報告指出,自殺患者中,有五成罹患憂鬱症,二至三成是重度憂鬱症的病患;反過來說,在重度憂鬱症的個案中,四至六成患者曾經企圖自殺,10~15%會死於自殺。另有報告顯示,重度憂鬱症患者較一般人的自殺危險率高20倍。這些資料足以讓人警惕,需注意重度憂鬱症病患可能發生尋短的悲劇。然而,這群病患自殺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17-12-25

喪子喪親的悲傷之痛,怎麼告別?親人又該如何安慰陪伴?

詩人泰戈爾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提醒我們,世界還有希望。」從得知懷孕那刻,雙親欣喜盼望,但願寶寶平安健康長大。然而人生變化莫測,倘使有天他早一步離開,怎麼化解遙遙無期的心如刀割,釋懷的揮手道別? 「那一刻來的時候,感覺是痛,痛徹心扉、痛不欲生、肝膽俱裂都無法形容,造物者奪走我的心頭肉,我的心肝寶貝。……哀痛一波又一波的向我襲擊,我無力反擊,我無法言語、無法思考,無法止住我傷心的淚水……」因一場意外而痛失么兒的理財專家夏韻芬,日前在部落格寫下為母的心痛,聞者無不跟著糾結難過。
2017-11-22

自殺問題與失眠有關?不要讓「睡眠障礙」影響情緒,釀成憾事!

根據統計,憂鬱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的比例高達一成五,如何減少自殺率成了憂鬱症防治最重要的一環,世界衛生組織亦將每年的九月十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不過,自殺到底能不能預防?根據一篇2017年6月刊載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治療失眠有助於改善情緒健康,降低自殺的發生。
2017-09-07

運動能改善憂鬱情緒、讓心情愉悅,但想運動卻很難有心做到?憂鬱症患者和沒時間運動的人,如何開始做運動?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憂鬱症人數不斷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平均每二十人就有一位患有憂鬱症。以往許多人刻板印象都認為,只有個性不夠堅強、抗壓性較差,或是情緒敏感的人才會得到憂鬱症,但其實憂鬱症除了基因遺傳,也像感冒一樣,隨時可能降臨在每個人身上,有時即使復原了,也會再復發。
2017-08-07

當所愛的人得了憂鬱症, 如何幫忙?

​家人、朋友、同學或同事得了憂鬱症,怎麼辦?以下9點,幫助他們走出憂鬱,走進陽光。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