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親子之間

說故事時,6個扼殺創意的作法

「為什麼孩子對故事提不起興趣?」「怎麼小朋友動來動去,不能安靜聽我講完?」「這故事這麼有意義,為何孩子不以為然?」究竟……對孩子說故事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文琪坐在床邊,捧著故事書對躺在床上的孩子講故事。雖然孩子睜大眼睛聽,卻沒有太多反應與互動,她覺得疑惑,平常帶他們逛書店,遇到說故事的活動,他們總聽得津津有味,甚至隨著劇情表現出喜、怒、哀、樂等情緒,為什麼唯獨她講故事,他們沒有太多表情?故事屋創辦人、也是說故事專家張大光和幾位故事媽媽歸納幾個要訣,提供做參考。
2017-12-11

挑對故事,孩子創意再加分

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想要開啟故事旅程,和他們盡情的在奇幻世界嬉戲遨遊,該怎麼挑選適合的讀本?現任清華大學教授、也是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創辦人龍應台,在兒子上幼稚園時,每晚都為他們說床邊故事。喜好中國文學的她,唸《水滸傳》的故事給孩子聽時,漸漸地發現打打殺殺的劇情過於暴力,只能趕緊闔上《水滸傳》,換另一本......
2017-12-11

代理孕母、領養小孩,如何圓一個母親夢?

許多不孕症夫妻望眼欲穿,嘗試各種輔助生殖技術, 捱多少針,吃多少苦都不怕,只為等到新生命來臨。 倘若仍無法成功懷孕,在輔助人工生殖的方法未完全開放, 而代理孕母尚未合法,爭議也多的情況下, 他們還能向誰祈求奇蹟,一圓父母夢? 照片裡,一位12歲的小男孩滿臉幸福依偎在媽媽身邊,這個看起來懂事又乖巧的男生,是陳昭姿10年前收養的小孩。 陳昭姿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15歲就知道自己子宮發育不全無法生育,她曾經害怕婚姻,還好遇到愛她的丈夫。因為自己不能懷孕,她嘗試多次人工生殖手術,但都沒有成功,於是多年來一直推動代理孕母議題,直到去年總算被社會重視,讓她心裡非常欣慰。
2017-12-06

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孕婦當心牙周病危機

俗語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有人解釋為「鈣質流失」,但從牙醫師的角度來看,孕婦掉牙應該是「牙周病」所致。孕期是牙周病最易惡化的時期,提醒孕媽咪們,不論刷牙有無流血、牙齦是否腫脹,都應養成孕期每三個月洗牙一次的習慣!
2017-10-30

當阿媽孫長大回家,父母怎麼補親情

年輕父母為了扛起甜蜜的負荷,努力在職場上衝刺,這時,祖父母代為照顧孫子,可是,當孩子稍長,父母把他帶回原生家庭,若相處上不適應,該如何協助?
2017-10-29

孩子想做逃學威龍,父母得費心

「媽,幫我請假,我肚子痛」、「今天頭好暈,不想上學」、「上課很無聊,我不要去」……近來孩子常遍尋藉口不想上學嗎?拒絕上學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問題?媽媽發現升上國一的小偉,近來一起床就囔著不想上學。起初她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換了新環境、還沒適應,豈料情況愈來愈不妙。小偉除了不想去學校,更抱怨在班上沒朋友、沒人瞭解他,只要一出家門就焦慮不安、全身不對勁,逼不得已只好讓他請假在家。隨著請假天數愈來愈頻繁,父母看了心生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2017-10-06

我家有周星星 如何讓他重新上學

當孩子被拒學的暴風圈壟罩,父母、師長別急著將他貼上「愛玩不愛讀書」、「無路用」等標籤,責罵孩子自甘墮落。孩子不來上學的原因很多,不見得是不想讀書,傾聽孩子的內心,找出逃避上學的原因,用愛來支撐他走過這段蛻變……幫助孩子克服懼學症,重新回到校園上課,除了藉助醫師的專業治療,父母和學校體系密切配合也很重要。
2017-10-06

後母真難為,教養習題如何解?

當繼親家庭漸漸興起,成為另類的家庭結構, 這群「親親小媽」也忐忑地捧著「後母經」, 在生育及教養之間,學著扮演稱職的母親...... 據內政部統計,96年女性再婚率為10%,男性26.7%。估算結果,再婚男女超過3萬對,顯示繼親家庭已成為新興的家庭結構。然而,走入繼親家庭的問題重重,能否都有好萊塢電影《親親小媽》淚中帶笑的情節?在繼親家庭的男或女,該做什麼準備?
2017-09-29

當孩子被性騷擾或性侵,家長怎麼陪他走出陰霾?

性侵的新聞時有耳聞,為人父母者,最怕的就是孩子受到傷害,當孩子被性騷擾或性侵害,父母該如何避免傷害擴大,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痛苦陰霾?自從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後,遺作也被眼尖的網友揭露出狼師、誘姦等夢魘,無不提醒現代父母不能從家庭性教育缺席。愈來愈多家長開始與小孩談論性侵新聞,教小孩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了解身體的自主權,只是若小孩無意講出他被老師或親戚觸摸私處,父母該怎麼回應?又該怎麼幫助小孩走出陰影?
2017-08-01

孩子情竇初開,如何教子女區別仰慕或相愛

曾有性教育師在國小演講,針對現場學生進行簡單調查,結果竟發現,約有1~2%的小學生有過性經驗,而且大部分發生在青春期發育的階段。現今網路發達,孩子透過網路接觸到不適宜性資訊的機會很多,家長該如何教育子女正確的愛情觀和性觀念呢?少年維特不乏煩惱、少女情懷也總是詩,當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情愫萌芽,在學習環境中遇到老師、學長,可能從仰慕轉為喜歡或愛意,家長要怎麼提前教孩子區辨仰慕和戀愛的差異,學會保護自己?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