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肺",共有273筆資料

慢性阻塞性肺病,悄悄吃掉你的肺

你聽過慢性阻塞性肺病嗎?WHO預估,2020年它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別輕忽它的威脅性,它可能正無聲無息蠶食你的肺!
2017-05-19

咳咳咳,小心肺結核蔓延中

「肺結核」感覺像是上一個世紀的疾病,怎麼會捲土重來?孩童時期接種過卡介苗,為何還可能感染?有人說,不當的治療比不治療更糟,治療上又要注意什麼?
2017-05-19

如何提早發現肺疾?

肺癌一直高居全台十大癌症死因榜首,然而,發現時卻常是末期,肺結核更是隱形殺手,可以蟄伏人體20、30年,該不該每年照胸部X光?還有哪些檢查能提早揪出肺疾?
2017-05-19

居家壞份子,接招!

你在家會有提不起勁的感覺嗎?找出隱藏在空氣、清潔劑與傢俱中的健康殺手,為全家人的健康找出路。
2017-05-17

每年照一次胸部X光,夠嗎?如何發現早期肺癌?

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包括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演員文英、歌手鳳飛飛等,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就連前副總統蕭萬長、新科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都曾公開宣布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延長患者存活率的不二法門,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檢測儀器愈來愈多元,胸部X光攝影、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核磁共振(MRI)及正子造影(PET),究竟哪一種檢查方式,能精準地發現早期肺癌呢?
2017-05-11

怕副作用亂停藥?小心氣喘發作要你命

控制氣喘的藥含有類固醇,常噴會傷身體?最近氣喘沒發作,乾脆自行停藥?當心上述錯誤的用藥習慣,讓氣喘病情難以控制!
2017-05-03

當肺癌治療結束,6招提升生活品質

李伯伯做完肺癌手術後,因為怕胸痛,不敢做深呼吸運動、也不敢咳嗽,差點就因積痰,引發肺炎,到底肺癌患者術後該如何照護,才能維持生活品質?發現罹患肺癌,若病灶能以手術切除,多半會以手術作為主要治療方式,醫師也會依腫瘤大小、生長位置及病人的健康狀況來評估手術方式。不過,在手術切除癌細胞後,傷口會很疼痛。陽明大學內科教授江啟輝表示,醫師會依病人疼痛情況開止痛藥,但最怕病人因過度害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若肺部無法有效擴張,會造成肺部塌陷,也因為不少肺癌患者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一旦痰堆積,就易感染肺炎、肺積水,甚至敗血病,那就前功盡棄了。」
2017-05-01

罹患肺癌後,不可不知的飲食禁忌

肺癌患者注意飲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建議治療時可多吃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像是瘦肉、雞、鴨、魚、蝦、豆製品及各種穀類。不過,吃素的患者該如何補充治療所需的營養呢?想要輔以中醫調理,又該注意什麼?一旦確診罹患肺癌後,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地方?什麼食物該多吃?哪些食物又要少吃?如果是素食患者,如何攝取才能補充足夠的營養?中醫又有什麼獨特的調理身體方式,可提供給肺癌患者做為日常保健?
2017-04-30

標靶、免疫療法治肺癌,誰最適合

針對肺癌晚期、無法靠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醫師會建議使用標靶藥物。不過當癌細胞產生抗藥性,還有什麼治療可選擇?免疫療法有效嗎?「基因檢測」是近年來很熱門的話題,不少廠商都宣稱可透過檢測來了解罹癌的機率。用在肺癌治療裡,就是因為肺腺癌的幾種「驅動因子」基因變異,已經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治療,提升了存活率。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高劍虹解釋,所謂「驅動性」指的是這類型的基因變異會導致癌細胞加速生長,也就是對癌化有「驅動性」的變異型態。
2017-04-29

得了肺腺癌怎麼辦?一張表搞懂各期療法

不同於其他能早期察覺的癌症,目前發現的肺腺癌多屬於中晚期,面對頑強的癌細胞,醫界更強調個人化的治療。標靶藥物、化療,甚至是新興的免疫療法,該怎麼選擇、搭配,治療效果最好?肺癌已連續多年盤踞癌症致死率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被公認為最難治的癌症之一。近年來,罹患肺腺癌的病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占肺癌總人數的50%以上,而攀升的原因難以歸因於單一因素,加上確診時,約五成以上已是第三期末或第四期,導致肺腺癌給人一種惡性、難以治療的印象。
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