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胖",共有175筆資料

朱俐靜40歲乳癌逝!不穿鋼圈胸罩可防乳癌?專家:這些行為才NG

《超偶》出身的朱俐靜,兩年前罹患乳癌,最近不敵病魔病逝,享年40歲。據大數據統計,國內乳癌患者僅7%有家族史,換言之,多數癌友罹癌原因非遺傳,而是來自環境與後天因素。究竟生活周遭哪些環境荷爾蒙必須避免,又有哪些乳癌迷思是無稽之談?請專家解答。
2022-07-08

乳癌化療前如何準備能減輕不適、之後能懷孕?醫師.營養師全解析

不少乳癌患者聽到要先化療再手術,會擔憂化療引發副作用,如喪失生育能力、營養流失、埋人工血管造成不適及掉髮等,到底化療前準備什麼,之後仍可懷孕?治療前是否需要增胖,以減少不適?人工血管如何保養?讓醫師、營養師解答疑惑…
2022-06-10

肥胖與十大死因八項有關「協助代替歧視+輕卡健身操」改善肥胖與憂鬱

台灣2016至2019年成人過重或肥胖率近5成,國健署警告,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多達8項與肥胖相關,肥胖亦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然而,肥胖者憂鬱症風險高,打造健康體位要用對方法,醫師籲陪伴與支持、輕卡管理、健身操等行動能給減重者幫助。
2022-03-02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臟病危險群 5個護心好習慣這樣做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心臟病候選人如何讓心臟變得強壯?擁有良好護心習慣是關鍵因素。為預防心臟愈來愈衰弱,讓冠狀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有機可乘,從現在起,快將保護心臟的好習慣融入每日生活。
2021-10-20

燒肉配啤酒痛風易上身?這些高普林.高尿酸食物不能吃到飽

醫師提醒,痛風不是60歲高齡者或肥胖者的專利,近年有較多青壯年族群因痛風發作來就診。到底哪些人易有高尿酸血症引發痛風?又有哪些美味的飲食比高普林的豆腐、豆干更危險,不能貪多?
2021-10-15

聚餐吃多怕胖?網紅推薦跑步機減肥法!專家更推30秒衝刺跑高效減重

天冷聚餐機會多,擔心胖一圈?外國網紅自創「12-3-30」跑步機健身法,號稱能高效減重。「12-3-30」是指將跑步機設置為12%的坡度和3英里(約4.8公里)的速度,在跑步機上快走30分鐘,搭配健康飲食,最後成功瘦身13公斤。不過,專家建議想慢跑減肥的民眾,不如增加運動強度,用盡全力跑30秒,共跑6趟,僅花3分鐘的「間歇性衝刺跑」比慢跑1小時瘦更多喔!
2021-09-14

168減肥、5:2輕斷食、隔日斷食全攻略!搭配211飲食找到不復胖的減脂瘦身法

168斷食、5:2輕斷食、隔日斷食等間歇性斷食法是許多名人推崇的減肥方法,除了控制進食時間,如何考量身體狀況,挑選正確的食物?以下專訪2位營養師帶您了解斷食減肥法怎麼進行、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健康瘦身不復胖。
2021-09-08

中醫埋線如何減肥.瘦小腹.瘦大腿,療程結束怎麼不復胖?

夏天到了,又是減重瘦身的旺季,有些人靠著運動和飲食控制卻效果不彰,又不敢亂吃市面上不知名減肥藥,這時「中醫埋線」是個新選擇。或許你對中醫埋線充滿好奇,到底埋線是埋什麼?為何能輕鬆瘦局部?不埋線時會復胖嗎?
2021-07-07

人不胖為何血脂破表?想改善高血脂症5大類食物別再吃!

有些人身材並不肥胖,平日也不常吃炸物、甜食,但血脂檢驗卻異常超標,血脂和體脂兩者相同嗎?哪些飲食偏好讓人陷入血脂危機?手麻、腳麻可能是發病症狀,應該及早抽血檢驗?
2021-05-07

大腸癌有家族史者只占兩成 預防需破解5大盲點

酗酒、肥胖、糖尿病,都是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患者中約75〜80%的患者沒有家族史,屬於自發性大腸直腸癌。 錯誤的認知常讓民眾掉以輕心,唯有減少篩檢及預防的盲點,才能提早發現與提升治療的治癒率。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