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預防",共有205筆資料

皮蛇該看哪一科?治好了,為何還會痛?如何預防帶狀疱疹後遺症?

李先生自從身體左側長出帶狀排列的小水泡後,便開始在不同的皮膚科診所之間流浪,甚至因疼痛未止而曾求助民俗療法,最後才在親友建議下尋求神經專科醫師的診療。如今,即使病情改善,不時仍會產生突如其來的灼熱、抽痛、麻感或癢感,「真不知道還要痛多久?」究竟長了皮蛇該看哪一科?治療方式有哪些?又該如何避免帶狀疱疹復發?
2020-02-14

吃對食物,能預防武漢肺炎!老人更要避免缺乏這個營養素

武漢肺炎鬧得人心惶惶,除了正確洗手、戴口罩外,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英國肯特大學2016年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均衡營養的飲食是增強免疫力及抵抗力,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董氏基金會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每一類食物多樣化,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15種以上(不含零食、糖果、飲料等);但要避免只攝取某一類食物或加工食品。
2020-02-04

預防「武漢肺炎」,口罩怎麼選戴才有效?買不到口罩,又該怎麼辦?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不少民眾出門都會帶上口罩自保,引起一股口罩搶購熱潮,政府也宣布管制N95等口罩出口一個月。預防呼吸道疾病和飛沫傳染,戴口罩是最經濟實惠且有效的方式,但究竟該選擇哪種口罩,才能達到防護效果?
2020-01-30

「終止負面思考」的認知治療, 可預防憂鬱症復發

目前有超過3億人口患有憂鬱症,治療方式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等治療,短期內有很好的療效;然而,許多人的症狀會在幾個月內或之後復發,只有大約30%的憂鬱症患者,在治療結束後18個月內沒有復發。研究發現以「終止反覆的負面思考」為基礎的「後設認知治療」,有助於提升憂鬱症患者的復原力,人們還可能覺得負擔較少。
2020-01-29

少吃蔬果, 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

一項發表於《BMC 精神醫學》的研究指出,中、老年人若營養不良,會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攝入較多脂肪和較低omega-3的男性更憂鬱。蔬果攝取不足也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
2020-01-22

改善老人衰弱症和肌少症,從提升銀髮食育力開始!

臺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331萬人,占總人口14.1%!國人平均壽命80.7歲,健康餘命卻只有71.2歲,長命並不一定好命,晚年平均有近十年深受身心疾病所苦,對健保財政、家人身心壓力等都是莫大的負擔。研究顯示,衰弱症和肌少症目前並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症狀。良好的飲食和運動對於預防失智等老化相關疾病也有幫助,因此,董氏基金會提出「提升銀髮食育力」計畫,希望避免失能及延緩老化,減少老年臥床時間和機會、增加健康餘命,長命也要好命!
2020-01-07

痔瘡復發率高?2招有效預防復發

動刀切除的痔瘡,為什麼沒能完全根治?痔瘡的復發率,很高嗎?怎麼做才能避免痔瘡復發?
2019-12-15

去看神仙小企鵝上岸歸巢

去年聖誕節前夕,葉金川董事長line給我許多篇文字檔,B肝防治、根除瘧疾、精神衛生、家庭計劃……,告訴我是二十年前出版的「發現台灣公衛行腳」的內文,書一直被使用著,曾經再刷,但隨著近代使用電子書閱讀,原庫存書也沒有了,乾脆就重新改版吧!他也安排了我們去找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的陳科成董事,說明改版的進度與做法。陳董事信任葉董事長,立刻表示贊成,並提供經費上的支援。那次也聊到葉董事長即將出版的書,原書名擬定為「退休,就是要做瘋狂的事!」但陳董事說:「(退休後上山下海)是很瘋狂……不過,膝關節開刀走路都很吃力了,怎麼瘋狂的起來啊?」因此,葉老大才把書名改成「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
2019-12-10

預防性病和癌症,男性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有效?

子宮頸疫苗是目前醫界公認,預防子宮頸癌最有效的方式。為了保護女性免於罹患子宮頸癌,國健署自去(2018)年起,提供國中一年級女學生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但你知道嗎?其實子宮頸疫苗的好處,可不只有預防子宮頸癌而已,就連男性的生殖器癌症,或口腔癌、頭頸癌和肛門癌,甚至常見的性病,如菜花,都能透過施打HPV疫苗來預防。
2019-12-05

原來這些動作最傷膝!骨科名醫告訴你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護膝關鍵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是自然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疾病?到底哪些傷膝蓋的行為,會加速關節軟骨磨損?一旦膝關節開始磨損、退化,能用什麼方法使它停止或倒轉?
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