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535筆資料

如何讓員工樂在工作?台塑企業分享打造身心健康職場的祕訣

根據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調查指出,職場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有心理健康困擾。因應勞工面臨新型態身心健康問題,董氏基金會2012年起於台灣創立「企業紓壓日」推動職場心理健康促進,今年特別與台塑企業合作,以2018年榮獲衛福部國健署績優健康職場獎的實例,拍攝「不只是小確幸、給予大幸福!」職場心理健康促進系列影片,將七個職場身心健康促進推廣特色方案,透過短短三分鐘的影像呈現,希望帶動台灣CHR風氣,引領更多企業推動職場心理健康。
2019-10-31

數位原生代VS網路移民,數位代溝如何解?

數位原生代最怕「沒電沒網路」,但對老一輩的數位新住民來說,沒電沒網路還是活得很自在?恐怕未必!國內一項針對青少年及家長網路使用習慣的調查顯示,每天上網的家長有47.4%,比青少年的21.2%更高,顯然「沉溺網路」已不只是年輕人的通病……
2019-10-31

動物實驗首度證實,電子煙抽一年就會得肺癌和膀胱癌!

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委託紐約大學動物實驗研究的最新報告指出:「電子煙煙霧會引發肺癌,並可能導致膀胱癌」,這是第一份證實電子煙導致癌症的研究報告!
2019-10-17

7招居家皮拉提斯訓練,讓樂齡族鍛鍊肌力、遠離肌少症!

許多樂齡族從事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登山、游泳等,只能訓練到心肺功能,無法減緩肌少症的問題,醫師指出,要增加肌力必須做「阻抗性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訓練,很多人覺得年長者不能做這種高強度運動,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肌少症會因為肌肉質量下降,導致老化細胞增加,讓全身系統失去原有的作用,引發死亡,做重量訓練可以清除這些老細胞,只要在專業教練指導下,練習舉啞鈴、用彈力帶做簡單的抬腿等動作,都可強化肌耐力、預防肌少症發生。
2019-10-08

2019心理健康月暨憂鬱症篩檢日告訴你「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的祕訣

定期自我檢測情緒,養成紓壓好習慣,才能有效預防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自2000年起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療養院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訂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為憂鬱症篩檢日,​今(2019)年憂鬱症篩檢日主題為「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提供情緒篩檢工具及各式紓壓體驗活動,協助民眾時時關注自身情緒狀態。9~10月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月教育宣導活動,也舉辦5場說出感受系列影展,有專業心理師於現場與民眾交流分享,讓民眾獲得更多正面能量。
2019-10-06

電子煙致嚴重肺病案例已破千人,且每三人就有兩人未滿34歲

今早(10月4日)美國CDC再發布最新電子煙嚴重肺病疫情報告,繼上週(9月27日)12人死亡後,最新死亡人數累計至18人,且各州通報病例從805件直接破千,已達1080人,範圍更橫跨全美48州!
2019-10-04

每五名大學生就有1人有手機使用問題,且女大生更易受影響?

智慧型手機對年輕族群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根據一篇2019年7月發表於《成癮行為期刊》的研究指出,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受到智慧型手機使用問題的影響,其中女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影響。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問題與較差的平均學業成績、心理健康問題和較多的性伴侶有關。
2019-10-02

電子煙致死一週再添5例,麻州宣布全面禁售電子煙!

美國麻州州長台北時間9月26日緊急宣布:「即日起,全面禁售電子煙」,同時主動展開調查神秘肺病原因,並研擬嚴格管制措施。今早(27日),美國CDC再發布最新電子煙肺病疫情報告,繼上週7人死亡後,本週死亡人數已達12人,且各州通報病例激增至805人,全美電子煙害疫情持續惡化。
2019-09-27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教你忙碌生活中平衡身心的方法

活躍於螢光幕前的陳欣湄醫師,因為清楚的口條、亮麗的外表而成為許多健康類節目的常客。身為現代職業婦女,已經有孩子的她跟多數的母親一樣,也是工作、家庭兩頭都要兼顧;以前相當投入工作的她,有了小孩後,開始學著將家庭與工作的場域做出劃分,這樣才能真正扮演好醫師、媽媽與太太的角色。
2019-09-26

加拿大電子煙合法化一年後,首例受害者年僅18歲!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最新週報指出,美國罹患「電子煙肺部疾病」的病例,由380人增加至530人,其中7人已死亡,由於部分病患的症狀嚴重,預期死亡人數還會增加;美國CDC首次公布病患的年齡結構,2/3的病患是18~34歲的青年人,且25歲以下病患超過半數,18歲以下者占16%,35歲以上的中壯年則佔17%。可見不只是青少年會發生嚴重肺部疾病,成年人也會,使用電子煙沒有安全的年齡。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