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自殺",共有89筆資料

沒有約會的青少年,比較不憂鬱?

根據一項發表於《學校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沒有戀愛關係(沒有約會)的青少年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較不憂鬱,且表現得比有約會的同儕更好。
2019-11-19

「網路霸凌」是青少年憂鬱情緒的主因?該如何提升心理韌性?

這兩天藝人孟耿如的胞弟,因憂鬱症自殺身亡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令不少民眾不勝唏噓!事實上,在3C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尤其青少年更是將「上網」當作人際互動平台,無形中也讓「網路霸凌」成為青少年常見的負面情緒來源。為此,董氏基金會推出創新形式的心理健康宣導影片「天使親吻過的聲音」,以MV的方式,找來該曲原唱歌手王豔薇及新生代演員姚亦晴共同演出,期望能吸引更多青少年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2019-03-27

自殺,不是禁忌話題

若憂鬱症病人透露厭世念頭,親友能試探其自殺意圖嗎?想制止該怎麼做?很多憂鬱症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甚至已快停藥之際,做出自殺行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吳孟璋解釋,患者在心情最低落時,「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自殺的時機常是體能恢復的時候,若家屬以為當事人情況穩定而疏於注意,就可能讓悲劇發生。
2018-12-26

憂鬱兒童技能缺損率高六倍,需要師長耐心察覺

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有憂鬱症狀的二、三年級孩童比沒有症狀的孩童,在技能缺損的比例上高出約六倍,但師長較難辨識孩子的憂鬱症,反而比較能辨識與憂鬱症的長期風險有關的症狀,如:社交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和技能缺陷。
2018-11-21

老公失業家裡蹲,關心怎麼說出口

當另一半失業在家,該如何轉化他低落的情緒,做他的啦啦隊為他加油打氣?如果發生衝突或爭執,要怎麼接招,扭轉這場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勞委會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全台共有41萬人失業,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統計發現,每一名失業者,至少會讓周遭一個親人籠罩在「失業憂鬱」的陰影;換言之,全台至少有82萬人正遭受失業暴風的波及。
2018-09-01

兒童期搬家,可能增加自殺和死亡風險

喬遷新居可能有些壓力,但也讓人興奮,這意味著新開始,然而,一份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搬家對孩子來說,可能影響成年時期的健康和幸福感。
2018-08-22

如何孤單不寂寞,讓獨處感到自在?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是否心中不時會響起這種寂寞的旋律呢?在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寂寞已不再只發生於年長者或獨居者身上。根據一篇2018年4月發表於《劍橋大學心理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同年齡人,孤獨的年輕人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失業的機率較高。
2018-07-02

青少年每天越常上臉書,越需較多心理健康支持

新的研究指出,每天使用社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或Instagram超過2小時以上的青少年,呈現較多精神健康問題、心理困擾、自殺的念頭和未被滿足的心理健康支持上的需求。這是發表在《網路心理、行為及社會網路期刊》最新研究。
2018-05-16

社交生活,能防範女性自殺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醫學》中一篇研究指出,擁有穩固社交生活的中年女性在自殺率上,明顯的較社交孤立的女性來得低。友誼與戶外活動也有助於防範自殺,對憂鬱症的女性也同樣有效。
2018-05-16

社交生活,能防範女性自殺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醫學》中一篇研究指出,擁有穩固社交生活的中年女性在自殺率上,明顯的較社交孤立的女性來得低。友誼與戶外活動也有助於防範自殺,對憂鬱症的女性也同樣有效。
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