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血糖",共有99筆資料

體脂、血糖破表,當心在身體埋炸彈

在金融界工作的泰宇是糖尿病患,出門應酬總要擔心血糖高低,深怕不小心就昏倒。蔡媽媽年輕時尿酸偏高不注意,現在每3天就要跑醫院洗腎,生活好不自在。快點關心自己的血糖、尿酸等數值,別讓遺憾發生在自己身上!
2018-05-30

年輕女性罹憂鬱症,新陳代謝問題多1倍!

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女性,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糖等新陳代謝的問題,而癌末病人生前也常因憂鬱症或其他情緒挫折而受苦,何化解憂鬱情緒,也許女孩間的私房話幫得上忙。幾乎所有人在生命中都曾遭逢憂鬱、焦慮或壓力大的時候,此時大多數的人會尋求朋友的協助。研究指出,同性朋友也許是女性預防憂鬱症的第一道防線。
2018-05-09

糖尿病合併症的防治

糖尿病的可怕在於初期無明顯的症狀,以及合併症常伴隨而至,造成身體與生活沈重的負擔。現代醫學科技發達,只要作好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隨著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尤其是第2 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快速增加,為能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如何預防、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的課題。
2018-04-25

調味酒熱量被低估,酒類食安品質誰保障?

酒類熱量不低,調味酒更是額外添加糖,喝起來香甜順口,很受大學生、女性消費者,甚至是銀髮族喜愛,在超商、量販賣場也很容易買到;但臺灣目前未規定酒類之成分、熱量與含糖量標示,因此喝下多少熱量和糖、喝下什麼成分和添加物,消費者都無法得知!建議酒類,尤其是調味酒,應比照《食管法》詳實標示內容物、食品添加物、熱量與糖含量等,讓消費者知情,以便選擇。
2018-04-11

調味酒未標示「含糖量、熱量」,不知不覺會喝胖!

臺灣當前酒類取得十分容易,在超商、量販賣場等各式酒類一應俱全且開架陳列;廠商、通路也常有啤酒季、買x罐打x折等促銷活動,一罐酒品的售價甚至比許多含糖飲料、手搖杯的價錢還便宜,在在都增加消費者喝酒的頻率,但董氏基金會調查臺灣市售調味酒,發現市售調味酒多數有標示不清的問題,希望政府能落實調味酒需詳實標示成分、熱量和含糖量,使消費者了解到底喝下了什麼?
2018-04-11

不只高血糖,9成糖友都有「低血糖」,恐增3倍失智風險

糖尿病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以往大家普遍認為是高血糖所致,殊不知「低血糖」也是造成糖尿病患生命垂危常見的原因。研究指出,曾發生低血糖的糖友,不只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高出近3倍,還會增加腦神經傷害及血管阻塞機率。
2018-03-23

糖尿病合併症的防治

糖尿病的可怕在於初期無明顯的症狀,以及合併症常伴隨而至,造成身體與生活沈重的負擔。現代醫學科技發達,只要作好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隨著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尤其是第2 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快速增加,為能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如何預防、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的課題。由於糖尿病是無形殺手,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疏忽了早期診斷,導致在初診斷為糖尿病的病患中,已有1/4的人罹患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因此要如何達到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實有加以檢討的必要。
2018-03-13

得了糖尿病,作息會有改變嗎?

原本即飲食清淡的郭江城,發現罹患糖尿病後,飲食習慣一如往昔;而已經維持20年的高爾夫球運動,也未因此停歇。郭爸爸說,按時服藥、清淡飲食、規律運動,外加每天500cc的「苦瓜四物汁」,就是他與糖尿病和平共存的祕訣。7年前,當時57歲的郭爸爸——郭江城,因右腳腳趾疼痛,赴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是糖尿病作祟,一時令他難以置信。因為他平常飲食清淡,運動健身,作息規律,「怎麼可能會得?」追溯之下,發現家族遺傳是最大的因素。
2018-03-13

隱形的糖尿病

國內近一半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病,以為要尿多、喝多、吃多、體重減輕才會開始警覺,其實,等到三多一少症狀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已大增,唯有及早確定自己是否血糖過高,才能提前揪出糖尿病。在學童紛紛回到校園的九月之際,報端出現這樣一則新聞:彰化地區有位母親想替剛升國一的兒子徵求專門訂製校服的廠商,因為他的兒子才154公分,體重卻重達165公斤,特大號的體型讓他的校服怎麼修改也不合身……,新聞還描述這位男生因肥胖而遭遇到各式各樣生活的不便,而他一餐必須吃3個便當的食量背後,身上還有糖尿病、尿酸過高等慢性疾病。
2018-01-26

你真的只有得糖尿病嗎?

台灣糖尿病人的死亡率,已躍居亞洲第一位,深究其原因竟是併發症所致,那些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怎樣才能避免這些裹著糖衣的苦果找上自己?消費者逛街購物,最喜歡「買一送二」的活動,而且多多益善,但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卻一定要避免其接二連三帶來的「附贈品」──併發症。在邁入21世紀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現,全世界糖尿病患的總數已逼近1億5千萬人,預估再過20年,人數會暴增為3億人。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