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睡眠",共有113筆資料

練氣功可改善足底筋膜炎?「疏筋法」告別早上腳底痛,中醫4招實用建議!

早上起床踩到地腳底板好痛,可能已經得到足底筋膜炎?為什麼有足底筋膜炎?練氣功可以改善嗎?氣功老師說補腎氣能減緩不適,究竟該如何做,平日生活又該養成哪些好習慣減少反覆發作?
2021-04-22

長期失眠、睡太多恐釀失智症!一表看「助眠食物」讓你睡好覺

根據調查,全台約10%的人苦於慢性失眠,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含色胺酸的食物可幫助合成褪黑激素,調節生理時鐘,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2021-04-05

大夜班、輪班工作睡不好?6個身體保養小撇步

夜班輪值人員經常發現自己有程度大小不一的睡眠困擾,輪值大夜班身體會變差嗎?值夜班的工作者可以掌握哪些小技巧,減少睡眠障礙對身體的傷害?
2021-02-24

延緩大腦退化3大關鍵!睡得好、多運動還有別碰這些腦力NG食物

常熬夜、睡不好,缺乏運動又不注重飲食健康?小心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會影響腦部健康,增加大腦提早衰退的機率!
2020-12-15

睡眠、情緒和壓力會影響老人控制感。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一項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情緒和壓力影響了老年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掌控感,這種自我掌控感對身體、心理和情緒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2020-10-20

每天花10分鐘做這件事,不讓失智、老年憂鬱找上門!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2020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過了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91歲時以每年0.5%速率萎縮,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反應力、計畫力等)。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目前80歲以上每5位就有1位失智,董氏基金會呼籲,要讓大腦凍齡,飲食、運動、睡眠都要顧好!
2020-10-13

睡不好、失眠與青少年憂鬱症有關?

一項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不佳的青少年在日後更有可能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2020-09-24

孩子總是睡不好、睡不飽?原來睡眠品質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開學進入第三週,家中的孩子是否已調整好作息,維持充足與良好的睡眠品質?若孩子常常晚上睡不好、睡不飽,當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根據2020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2020-09-14

50歲開始就要預防失智!用飲食、運動和睡眠,讓大腦凍齡

過了50歲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多項研究均指出,飲食型態較佳、有運動的銀髮族,其腦容量較大、認知能力較佳;而體型肥胖(BMI≧30)、腹部脂肪較多者,其腦容量較小、罹患失智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不佳(少於5小時或大於10小時)也較易有較差的認知功能及憂鬱的風險。因此,董氏基金會提倡「無齡世代運動」,呼籲民眾從50歲開始,超前部署,透過吃、動、睡三要素,延緩大腦萎縮的速率,讓大腦凍齡,突破年齡限制!
2020-09-01

睡眠問題讓年長者,易發生持續性的憂鬱

一項發表於線上《睡眠》期刊的研究顯示,患有憂鬱症的年長者如果有持續性或惡化的睡眠問題,其憂鬱症狀持續的風險可能增加許多。
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