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菸",共有317筆資料

家人吸菸,妻女肺癌機率高

不吸菸的婦女罹患肺癌,致癌原因除了廚房油煙外,最新研究顯示,父親、先生吸菸導致妻女致癌的危險性,是家裡無菸害女性的1.7~2.2倍。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葛應欽進行對照研究發現,父親在女兒面前吸菸,女兒致癌的危險性是沒有菸害者的1.7倍;先生在太太面前吸菸,太太致癌的危險性是沒有菸害者的2.2倍。葛應欽指出,粗估導致女性肺癌的原因,煮飯暴露於高溫油煙者約占5成,二手菸害約占2成,其餘3成則歸因於本身吸菸、空氣污染或其他因素。 葛應欽建議,女性要遠離肺癌,首先要避免暴露在父親及丈夫的吸菸環境中;而年輕女性吸菸率上升,也是值得注意的警訊。至於台灣男性肺癌主要成因為吸菸、罹患肺結核、職業暴露三種,對於男性而言,不吸菸與戒菸是預防肺癌最重要的方式。
2021-11-01

新型菸品透過學術漂白 董氏急呼:學術勿被菸商利用

中華經濟研究院9月8日以【全球菸品減害浪潮】、【減害會不會是台灣的選擇】等議題,舉辦「新興菸品可否成為減害的選擇」國際研討會,董氏基金會緊急呼籲:半官方的中經院務必揭露與新型菸品業者的關係,勿被菸商利用。
2021-09-08

第13屆亞太拒菸研討會 董氏基金會線上即時傳播國際菸害防制資訊

第13屆亞太拒菸協會(APACT)研討會9月3~4日在泰國曼谷舉辦,因COVID-19疫情影響,本屆會議改為線上,主題為「專業聯盟攜手並進、共創無菸社會」。共計有40國2,700人報名,並收到來自36個國家的300多件論文投稿,台灣也有50多位菸害防制專業人士參與,堪稱歷屆之最!會議針對電子煙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言論,舉證並破解,強調「新型菸品看似無害的精靈,實際上卻是惡魔,只要被放出來就收不回去了!」
2021-09-03

菸商漂白轉型新手段—成為電子煙大股東,買下整輯學術期刊又連買製藥廠

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崛起,將傳統尼古丁升級為更容易上癮的尼古丁鹽,配合新潮、前衛的類3C吸睛外觀,在網路與社群平台積極行銷,將新型菸品包裹「安全、減害」糖衣,電子煙和加熱菸一躍成為最容易讓人「上鉤、成癮」的菸品,恐讓數十年的反菸努力毀於一旦。
2021-08-30

不肖業者趁暑假衝銷量,違法販售含尼古丁鹽電子煙超過1,000件!

近日有家長驚爆,孩子在通訊軟體群組裡流傳「含尼古丁鹽的電子煙比較爽」等訊息,董氏基金會緊急動員志工查詢專賣網站與拍賣平台,截至7/29已發現1,314件違法販賣含尼古丁鹽的電子煙,並已一ㄧ截圖向所屬地方衛生局舉發。
2021-07-29

網傳「電子煙含尼古丁鹽」比較好? 醫師警告:更易上癮難戒除!

董氏基金會日前接到家長電話投訴,「孩子跟同學在聊天群組裡分享,含尼古丁鹽的電子煙比較爽(比較好)。」醫師警告,煙液中的尼古丁鹽濃度不斷被煙商加碼,使用者上癮速度加快,更難戒除菸癮。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強調,依《藥事法》規定,販賣含尼古丁鹽的電子煙,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2021-07-26

防疫微解封,老菸槍可以「微吸菸」嗎?

民眾期待「微解封」的到來,但有心人士卻趁機操作,強調只要不吸傳統紙菸就是戒菸,以「微戒菸」方式吸引大眾目光。事實上,戒菸就是不吸食任何會傷害身體的東西,包含傳統紙菸及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
2021-07-19

電子煙、加熱菸2合1產品滲入校園!董氏線上學習專區教孩子拒菸

近日董氏基金會接到家長投訴,孩子的同學竟持有「電子煙與加熱菸2合1的新型菸品」! 為了不讓孩子們陷入新癮害,董氏基金會設置全新的「新型菸品真相」專區,結合菸害防制專業醫師、彙整國內外相關適合年輕人閱讀的資料,一次就讓學生了解新型菸品的危害。建議全國教師可透過與學生或家長的Line群組,將專區列為暑假防疫作業,幫助孩子自主學習、簽署拒菸宣言、拒絕所有菸品。
2021-07-15

連續亂丟菸蒂22次收22張罰單!董氏:脫口罩吸菸恐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可再罰

高雄一名男子日前在車內抽了22根菸並隨手亂丟菸蒂,結果收到環保局寄來22張罰單,引發新聞評論提出「一行為不兩罰」的疑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表示,吸一根菸後丟一根菸蒂為一次行為,環保局處罰22次,並無不妥。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提醒,疫情三級警戒期間,脫罩吸菸,依法還可處3,000至15,000元。
2021-07-07

法國吸菸者新冠肺炎感染率低?醫師4個字揭露真相

全國新冠肺炎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6/14,民眾的LINE群組內盛傳一則「法國吸菸者新冠肺炎感染率低」訊息是否屬實?醫師指出此事件是出自法國巴黎某醫院從院內抽取患者樣本的研究論文,有三大問題....
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