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症",共有375筆資料

量子轉念引導技術創辦人陳嘉堡–重度憂鬱症康復者自救告白

憂鬱症的患者跟家人都想找到原因、盡早康復,但每位患者的成因不盡相同,走出憂鬱的歷程也就不同。有APEI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背景的陳嘉堡,多年前人生在一夕間垮台導致重度憂鬱症,嘗試解開心結的過程竟成為命運的轉折點,後來他提出「量子轉念」技術,自救後開始助人,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2021-10-11

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降低23%重度憂鬱症風險

居家防疫期作息紊亂,現在回歸職場、學校,早起上班上學讓你壓力大增嗎?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若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
2021-09-23

人生第一個父親節將至!新手爸爸卻備感壓力而憂鬱怎麼辦?

父親節將至,面對台灣持續下降的低生育率,政府提供了許多鼓勵措施,有愈來愈多男性願意同時擔負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是除了常聽到女性有產後憂鬱症外,新手爸爸在照顧新生兒時,也可能產生憂鬱症狀!根據 2020 年 7 月發表於《男性及男性氣概心理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狀常出現於對於伴侶關係有不安全感的男性身上。
2021-08-02

孕媽咪嚴重晨間孕吐、害喜,罹患產後憂鬱症機率高出4倍?

嚴重的晨間孕吐是一種讓人虛弱的狀況,在英國有該情況的孕婦約占1〜2%;這也是懷孕期間住院的最常見的原因,這種狀況可以持續到孩子出生。孕婦可因此需要連續數週躺床、出現脫水和體重減輕的情況,並且經常因此無法工作或照顧家中其他孩子。
2021-05-13

網路霸凌10 項數據曝嚴重性!想預防傷害可採取哪些行動?

董氏基金會出版新書《預防網路霸凌:你看不見的傷害》,內容提出關於網路霸凌10 項數據與事實,呼籲民眾從自身開始,共同防範網路霸凌傷害。
2021-04-16

青少年失眠是成年後憂鬱症、焦慮症前兆?少喝手搖飲能幫助一夜好眠?

調查顯示,超過20%的青少年曾失眠,醫師提醒,青少年不會沒原因失眠,有些精神疾病會在成年早期發病,但在青春期時有病前的潛在症狀,以失眠、憂鬱、焦慮等形式呈現,當失眠問題持續出現,最好儘早治療……
2021-03-11

究竟要賺到多少錢,才有資格快樂?住五星級飯店、吃米其林餐廳他卻得了憂鬱症...

在這個世界上,大家似乎都默認了我們必須擁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他人認可,例如努力賺錢才是人生要務?如果一直沒能擁有名車豪宅、巨額存款,是不是只能低著頭生活?
2021-02-04

50歲後大腦加速萎縮!關鍵階段掌握3件事逆轉失智症發生

隨著年紀增長,50歲過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專家指出,若在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仍有機會可逆,預防惡化成失智症。
2021-01-27

新冠肺炎流行期,罹患憂鬱症人數持續攀升

新型冠肺病毒不只給人們帶來身體上的危害還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美國成人在流行期間出現憂鬱症狀的人數大幅增加。
2021-01-05

延緩大腦退化3大關鍵!睡得好、多運動還有別碰這些腦力NG食物

常熬夜、睡不好,缺乏運動又不注重飲食健康?小心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會影響腦部健康,增加大腦提早衰退的機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