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疾病保健

消化性潰瘍, 悄悄帶走你的健康!

消化性潰瘍,是成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它難纏的復發率及可怕的併發症,不容掉以輕心。 人體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這些部位都可能發生潰瘍,但目前俗稱的消化性潰瘍指的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西方工業國家的統計,其終生盛行率為 10%。換言之,每 10個成年人即有 1人可能得到消化性潰瘍。而且一旦罹患消化性潰瘍卻沒有妥善處理,每年有 50.80%的疾病復發率,也就是2人中有 1人會再復發,因此,過去醫界常戲言「一日潰瘍、終生潰瘍」,指的就是它的高復發率,所以患者的高回診數加上新的案例,潰瘍患者之多令人咋舌!
2018-08-22

改變生活習慣,潰瘍不復發

消化性潰瘍的預防之道,除了中西醫皆強調的養生保健之外,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是其中的關鍵。 消化性潰瘍的成因頗多,而且復發率高,一旦罹患,不容易根除,因此,預防消化性潰瘍,就顯得格外重要;對於消化性潰瘍的病患,在平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及營養攝取方面,須多花心思照料。 預防須從生活習慣著手
2018-08-22

心臟病的致命危機

心臟是人體最堅強也最脆弱的器官,每天要持續跳動10萬次,最怕保養不當發生故障,導致心悸、昏厥、甚至猝死!心臟是人類的忠僕,他全年無休,一天24小時不停地辛勤工作,使人能健康地活著。請看看下列的數據:每人每天心臟跳動約10萬次,每年跳動3650萬次,如果以一個人活70年為例,心臟約跳動了25億次。此外,心臟每分鐘約輸送5公升的血量,每年約輸送262萬公升的血量!為了維持如此高負荷的運轉,老天賜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心臟,並為我們設計了一個精密、完美的心臟系統。心臟有良好的後勤補給體系(如冠狀動脈、堅強有力的心肌)、傳導體系及完美的結構(如各種瓣膜、四個腔室、良好隔間…等)。
2018-08-06

威脅你我的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同時也是最容易威脅國人健康的心臟病。究竟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台灣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遞嬗,醫藥技術的發達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台灣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總死亡率近40年來明顯下降,然而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卻明顯增加。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近30年來一直名列十大死因前茅,更是老人最主要的病因與死因。台灣自1993年9月成為聯合國所謂的老人國之一,老化的人口結構,勢必使動脈硬化性疾病成為未來疾病與公共衛生工作的主流。
2018-07-10

你有一顆和李登輝一樣的心?

前些日子,李前總統赴日就醫,引起軒然大波。一時之間,大家也搞不清他得了什麼病,為何心臟還放了五根「支架」?究竟李登輝患的是哪一種心臟病?「支架」又是什麼樣的治療技術?冠狀動脈是輸送養分、氧氣到心臟肌肉細胞的動脈血管,冠狀動脈疾病是指這些血管發生狹窄進而造成心臟肌肉缺氧的現象,此血管狹窄大都由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所致,在冠狀動脈狹窄初期(此時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一般小於該動脈直徑的50%),由於不會顯著影響血液流通,因此病人沒有臨床症狀,而心臟的機能檢查,例如運動時的心電圖也沒有顯示缺氧的變化。
2018-07-03

美國研究:憂鬱症患者心房顫動風險多3成

一項發表於《流行病學與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健康科學研討會》的研究顯示,憂鬱症可能是造成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可造成血塊和中風)的危險因子。
2018-06-06

得了糖尿病該如何追蹤,才能避免惡化?

糖尿病患身體狀況跟著血糖數值起起伏伏,掌握哪些數值代表控制良好?用藥、運動又要注意什麼?在家用血糖機量血糖,哪些細節不能馬虎?讓專家為你解答!
2018-05-30

遠離4大危險因子,避免肺癌找上門

肺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發生率次高的癌症,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是十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常聽人說,咳嗽是肺癌初期症狀之一,真是如此嗎?又該如何避免成為肺癌高危險群呢?
2018-05-02

牙周病怎麼治療,又該如何避免復發?

據統計,20歲以上的國人約有9成罹患牙周病, 其中有1/3屬於中度及重度牙周炎, 可是絕大多數人仍視為小毛病而置之不理。 而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牙周病所引發的炎性物質, 將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發生,而危及身體健康。 提起牙周病,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但牙周病是什麼樣的疾病?有哪些症狀?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可能很多人都不大清楚。 如果我們對鏡子張開自己的嘴巴,就會看到白色的牙齒和粉紅色的牙齦,好奇的你是否曾想過,牙齒為什麼能穩穩地固定在口腔內行使咀嚼咬合的功能?我們的牙齒就像一棵大樹,樹有樹根,所以埋在土壤裡才能穩定,相同地,牙冠底下有很長的牙根埋在牙齒周圍組織裡,所以牙齒才能穩固在口腔內行使咀嚼咬合的功能。
2018-04-25

孩子怕看牙怎麼辦?

父母都知道從小帶孩子定期口腔檢查是對牙齒保健最好的投資,但是小寶貝到了牙科,絕大多數都是一哭二鬧三掙扎,其實只要多一點耐心,把看牙和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相連結,就能克服孩子對陌生環境及器械的恐懼。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