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職場",共有125筆資料

跳開職場憂鬱地雷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職場工作者成了憂鬱症患者的一大族群,了解壓力來源、做好EQ管理,才能有充足的馬力持續衝刺。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憂鬱症也逐漸讓大家所熟悉,一般而言,如果你有失落、沮喪的情緒,伴隨著睡眠、食慾、注意力和體力的障礙,持續數日至兩週以上,那就符合臨床醫學上的憂鬱症診斷,它是一種情緒調節上的失常,屬於常見疾病之一,如同發燒、感冒一般,極度地令你不舒服,但也可以經由治療而痊癒,進而了解並預防;憂鬱症影響一個人的自信、鬥志、生產和競爭力甚鉅,它對整體健康和幸福感受的破壞絕不下於其他內外科的疾病,所以小心憂鬱症上門,實是現代人必須了解的課題!
2018-05-16

重視員工心理健康,企業生產力更佳!

雇主注意!長期承受工作壓力,將會影響員工工作效率!根據一篇由多倫多成癮問題和精神衛生中心主持,並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一半罹患憂鬱症的工作者認為自己不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但若獲得適當協助,將可減少近五成的生產力損失。
2018-05-07

從心理健康打造幸福職場!

時間過得很快,農曆新年即將來到,各企業緊鑼密鼓準備春酒或尾牙,以犒賞員工去年度的努力,員工迫不及待規劃年終的用途,這樣真的就是幸福的職場嗎?員工及企業主其實還缺少心理健康學分,要如何一同取得呢?
2018-02-11

治療偏頭痛前必看的就醫指南

根據統計,全臺約有150萬人患有偏頭痛,尤其是天氣變化大時,更容易發作。有人說,偏頭痛是壓力大、睡眠不足造成,真的是這樣嗎?臨床上,醫師又是如何診斷偏頭痛的呢?想要就醫治療偏頭痛,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7-12-08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成功不是贏在起跑點

在80年代,黑幼龍是知名的主持人,在《新武器大觀》的節目上,暢談軍事科技;到了90年代,他的人生有了轉折,變成「人際溝通專家」。在1987年,他引進全球知名的企業訓練課程「卡內基」。許多人想問他怎麼才能成功?他說:「成功從來都不是取決於起跑點,而是在轉折點。」
2017-12-06

企業重視職場心理健康,有助降低員工因請假支出的成本!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早提出警告,員工沮喪、失能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比關廠或罷工還嚴重。一份澳洲研究證實,員工認為自己處於對心理不利的工作場所,因憂鬱、焦慮等心理因素請假比例,比自認處於心理健康的工作環境者高出近四倍,而主動尋求協助比例偏低。
2017-11-20

鄉民幫父母問卦!職場退休後常見的5個困擾,子女可以怎麼做?

隨著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布退休,外界也開始關注這位半導體大老的退休生活。張忠謀在記者會上大方分享,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情,除了寫自傳、重拾「打橋牌」的興趣、搭郵輪旅行,也會花更多時間閱讀。雖然張忠謀的退休規劃聽起來讓人羨慕不已,但並非每個退休族都能過得這麼充實。
2017-10-17

男人心事,妳知道嗎?

女人心,海底針,令人摸不透,那男人心呢? 兩性作家吳若權形容,「男人心,是迴紋針! 看似迂迴,打直了就是一根腸子通到底。」 然而,大部分男人的心都像未打直的迴紋針, 往往不和另一半或家人傾吐心事, 為什麼男人有話不輕談?怎麼做才能突破他們的心防? 俊明(化名)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處長,原先預期自己有機會接下經理職務,可是人事命令發布下來,卻由另一位年資相仿的同事升任,此後他的身體開始產生不適。除了夜夜失眠、身上不時有不明的疼痛,去醫院又檢查不出異狀,在家人力勸下,他才不情願的去精神科求診。
2017-10-10

人緣差的人,才會得憂鬱症?運動就能遠離憂鬱?快看你對憂鬱症的了解有多少!

若是在十年前,詢問民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哪個比較重要?」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身體健康比較重要!」不過,根據董氏基金會發布2017年「六都民眾的心理健康需求、認知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結果卻顯示,超過九成六的民眾覺得心理健康更重要,九成二覺得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顯見民眾對憂鬱等情緒問題愈來愈重視。
2017-10-03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一批批職場新鮮人畢業季後陸續投入職場,面對試用或是適應新環境的前幾個月,情緒難免起起伏伏,有些人試用期滿,順利取得職場門票,有些人卻還在摸索、習慣新環境。根據勞動部發布的「2016新鮮人職場適應狀況大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大」、「與主管應對溝通」是新鮮人最難適應的事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於2015年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狀態,比低活動度與肥胖更容易增加疾病風險。
20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