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肥胖",共有116筆資料

一杯「珍奶」等於2.5碗白飯,選黑糖口味的比較好嗎?

創立不到1年的知名手搖連鎖店「老虎堂」,以主打「手炒黑糖珍珠」招牌,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成功掀起排隊風潮,沒想到卻在七月初(7月3日)爆出廣告不實,實際上其所使用的黑糖糖漿,並非手工製作,而是含有焦糖色素成分的濃縮糖漿。撇開人工色素的健康隱憂,營養師提醒,雖然和果糖相比,黑糖所含的礦物質和營養成份較高,但其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不必為了一點礦物質及營養而喝過多含黑糖的飲料。創立不到1年的知名手搖連鎖店「老虎堂」,以主打「手炒黑糖珍珠」招牌,在短短幾個月內成功掀起排隊風潮,沒想到卻在七月初(7月3日)爆出廣告不實,實際上其所使用的黑糖糖漿,並非手工製作,而是含有焦糖色素成分的濃縮糖漿。撇開人工色素的健康隱憂,營養師提醒,雖然和果糖相比,黑糖所含的礦物質和營養成份較高,但其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不必為了一點礦物質及營養而喝過多含黑糖的飲料。
2018-07-12

威脅你我的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同時也是最容易威脅國人健康的心臟病。究竟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台灣近40年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隨著工業化、都市化的遞嬗,醫藥技術的發達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台灣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總死亡率近40年來明顯下降,然而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死亡率卻明顯增加。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近30年來一直名列十大死因前茅,更是老人最主要的病因與死因。台灣自1993年9月成為聯合國所謂的老人國之一,老化的人口結構,勢必使動脈硬化性疾病成為未來疾病與公共衛生工作的主流。
2018-07-10

孩子長不高,性早熟惹的禍

孩子能否「高」人一等,一直是家長所擔心的問題,避免孩子提早發育,縮短生長時間而矮人一截,身為爸媽的你,如何幫助孩子避免性早熟?
2018-05-30

睡不好容易胖、病上身?

全臺有600萬人每天為失眠所苦,翻來覆去無法沉睡,睡不好不僅隔天精神差,辦事沒效率,睡太少還可能易有三高疾病、易肥胖?
2018-05-30

神啊,我不想再當聖誕老公公了!

你是否管不住體重? 腰圍隨年紀等比級數擴編, 像聖誕老公公般頂著圓呼呼的肚子? 當心壞習慣,養大鮪魚肚。 你想不想當聖誕老公公?那個帶給所有人希望,神奇背包裡有取之不盡秘密寶藏的大肚子老人?噢,相信每個人就算樂善好施,恐怕也不想擁有聖誕老公公的虎臂熊腰和大肚子。如何讓大肚腩不上身?一定有人會建議:那就不要吃太多,做一些運動,肚子就會消失了嘛!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
2018-05-30

當心3大眩暈,潛藏致命風險

金曲歌后江蕙曾公開表示自己長期受眩暈症所苦,且因為嚴重影響生活,甚至不得不封麥。其實,「眩暈症」可分為內耳或腦幹問題引起,若是內耳問題,通常較易治癒:若是腦幹問題或其他疾病引起,就可能引起致命風險,一定要及早治療……
2018-05-02

婦女不愛運動藉口多

說到運動,女性似乎比男性有更多藉口不運動,一項研究調查了1220位女性及598位男性,結果發現,男性從事運動的比例高於女性,而女性在研究中大都表示,不運動是因為有許多「個人因素及障礙」。 調查中發現,多數人不運動的藉口有四種:沒時間、太累了、工作時的運動量已足夠及不想運動,其餘還包括天氣不好、孩子難帶等理由,而女生運用這些藉口不運動的比例高於男生。
2018-05-02

肥胖的關節炎患者,可吃減肥藥?

肥胖的關節炎患者容易因體重過重,增加關節負擔,因此,減重也是改善關節病變的其中方式。患者想吃減肥藥快速減重,但可以吃減肥藥嗎?會產生什麼副作用? 肥胖的關節炎患者的危險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關節負擔;因此,減輕體重為主要治療策略之一,可明顯改善關節病變。不過,除了利用飲食控制與運動減重,患關節炎的超重者能否使用減肥藥?
2018-04-25

搞懂15個心臟病迷思,防堵心臟病

面對身體的馬達──「心臟」,你是一知半解,還是完全不了解?別讓錯誤的觀念,延誤了護心工程。心臟病指的是什麼?在眾多心臟疾病中,一般人所謂的心臟病以「冠心病」居多,由於動脈硬化或心肌缺氧會引起心絞痛、狹心症,如果缺氧長達30分鐘,就會引起心肌梗塞。為了讓一般人對於心臟疾病的觀念更加強,慈濟大學內科專任助理教授暨慈濟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賴嘉珀和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柯文欽,特別就臨床上容易混淆的15個疑問提出澄清。
2018-04-18

「麥胖報告」誰關心?小心孩子的肥胖危機

「世界太胖,一觸即發,抽脂斷食,束手無策;孩子末日,倒數計時,唯有他─力挽狂瀾。」這是近來一部紀錄片「麥胖報告」的廣告詞,讀來覺得十分寒徹骨。影片中,導演大膽的以身試「吃」麥當勞速食漢堡一個月,然後比較其前後體重及各種健康指標,目地在證實麥當勞速食對人體的殺傷力。誰該負起肥胖的責任,看過此片後,佩服導演的魄力與犧牲之餘,非常納悶他的動機,加上此片採用紀錄片的手法,其中有諸多類似「新聞」的訪談內容,若以娛樂的角度來看,絕對不吸引人。
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