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人物報導

心身醫學拓荒者—台大精神科主任李明濱

踏著徐徐秋風,我們準時進入台大精神科主任會客室。一組素樸簡約的沙發幾乎佔盡1/3空間,除了一張深色大桌,以及地上角落旁數盆祝賀李明濱當選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花籃外,無多餘物。
2001-10-11

胡曉菁》憂鬱過後,跨步向前

她曾是偶像團體裡的一員,卻被說是最醜最胖的一個,之後罹患重度憂鬱症、暴食症,更讓她長達7年活在痛苦的深淵裡;然而,現在的胡曉菁已經走出陰霾,既堅強又積極,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她,讓她不放棄,不斷突破困境…...
2001-10-11

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嚴長壽 依然保有25歲的身材

一身剪裁合宜的西裝、一絲不茍的髮型,始終優雅的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雖已年過50,卻沒有中年發福的問題。他究竟是如何保持身材?他的健康之道又是什麼? 每天排了滿滿的行程,開會、演講、應酬佔了大半的時間,但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臉上始終沒有倦容、說話永遠輕聲細語。為什麼他可以這麼從容不迫和優雅? 嚴長壽透露祕訣:「白天只要一有空檔,即使是短短的15分鐘,我一定會閉上眼睛,讓自己完全放鬆和靜下心來。」甚至對常得「忙裡偷閒偷時間」的嚴長壽來說,晚上如果能好好休息、看點書,就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2001-10-11

江千代 全力以赴,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美

她一直認為,學醫後能馬上服務病人是一件很棒的事,成功推行家庭計畫,更讓她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現在即使面對更年期,江千代依舊從容、自信,積極提升婦幼族群的就醫品質,因為她相信,生命美不美,端視個人的營造。早年,女生學醫是少之又少,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女生投入婦產科的領域是理所當然,不過,對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院長江千代來說,會成為婦產科專業醫師,其實是小時候的童年生活,就播下的種籽,「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看母雞孵蛋,對生命的認知是,小生命誕生時是一件很美的喜事,」江千代笑著說。
2001-09-15

蒲永孝 人生的岔路,我往艱難的方向走

深獲病人信賴與肯定的蒲永孝,每年一定出國進修,在泌尿科腫瘤醫學的領域上,不斷突破創新;同時他也是病人的親密戰友,不僅醫病,也閱讀他們的心。他說:只要讓病人感到一點點不舒服或焦慮,就不對了!「小蒲,小蒲呢?他應該是去看病人了,」正忙著清潔工作的護理人員一邊高呼,一邊回應我們的探問。走進台大泌尿科,迂迴複雜的走道使得我們一直迷路,只好隨口問人,還沒見到蒲永孝,就可隱約感受他應該是個親切的醫師,因為連基層護理人員也直呼他「小蒲」,顯見他平易近人的一面。終於來到蒲永孝的研究室,等沒多久,他從病房趕來,見我們一行人待在研究室過於擁擠,連忙招呼我們到另一樓層的休息室進行採訪工作,細膩的心思可見一斑。
2001-08-08

陳文鍾 用謙卑的心,聆聽病人的需要

受到現任台大醫院李源德院長的苦幹作風影響,陳文鍾投入心臟內科的領域,並以有限的資源,為急診室打出漂亮的戰役。年輕時,一趟特殊的阿拉伯行醫經驗,讓他體會文明沒有好壞,唯有彼此尊重、學習聆聽,就像醫病關係般,醫生應該多放下身段,聽聽病人最想要的是什麼?一聽到急診室,你想到什麼?是迎面撲鼻的藥水味,還是病人與家屬擠成一堆,吵雜不堪的景象?走進台大急診室,柔色調為主的設計,安靜的走道,令人不由得放輕步伐,閉語通過。
2001-07-10

陳榮基:生命的最終應如秋葉之靜美

神經內科醫師,這是多麼神秘與威嚴的名號啊!舉凡頭痛、腰酸背痛、中風、癲癇、巴金森氏症、老人痴呆症、高血壓引起的腦病變、腦瘤、腦血管疾病等神經系統異常,都是其掌管的範圍。由於面對的是如此纖細敏感、精密複雜的神經,身負操縱病人意識、言語能力、肢體動覺等的重責大任,因此,選擇神經內科的醫師,總是引人注目。
2001-06-05

孫越》一場自我競賽的人生長跑

早產兒的孫越,患有先天性氣喘疾病,他說,從小我就知道60分是我的全部,但是只要加把勁,我就可以和別人一樣到達終點。40歲的某天,孫越看到一位很快樂的白髮老人,當下他告訴自己:「如果我老了,我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於是我們看到了在人生路上,只和自己競賽,飽足而快樂的孫越。
2001-06-01

藝人趙自強》自立自強的人生態度

兒童心中最佳的偶像──水水果奶奶趙自強,熱愛表演藝術,大學即考進蘭陵劇坊,從舞台劇、電視、電影、廣播,再至兒童節目製作人、兒童劇團負責人等,全方位、多元的演藝事業讓他感嘆「正常規律的生活難求」,不過,樂觀進取的他,仍然很享受生活與工作的「樂趣」。
2001-04-04

200E「公益」新主張

做公益困難嗎?其實它是簡單而有技巧的。對E世代來說,公益並不是一個老掉牙的名詞和作為,身處2001年新潮的E世代可以創造出更具個人特色的公益主張。「公益」是什麼?對大多數人而言,它可能是陌生又有點熟悉。公益要怎麼做?更是許多人的一大疑惑,好像舉手即可行,卻又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有人避而遠之,有人汲汲經營。對已習慣擁有個人色彩、追求自我利益的E世代而言,「公益」似乎更是難以實踐。
200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