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治療",共有487筆資料

免疫療法,能治好肺癌嗎

根據統計,臺灣每年約有近萬人死於肺癌。目前已知約有92%的患者是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其中4成的人找不到適合的標靶藥物治療,好在「免疫療法」為治療帶來一絲曙光。儘管健保署已經編列12.7億元免疫治療給付預算,但每個月要價20萬元的免疫療法,到底值不值得花?民眾又該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呢?
2018-01-01

牙周病快治療,以免越拖越需要拔牙

牙周病可說是國人最普遍,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別拖到掉牙才處理,只要刷牙時發現流血,就積極求診,治療後持續保養牙齒,約九成五的患者治療後可不再復發!
2017-12-29

彩繪心中一抹藍

對很多人來說,大學的生活如同披上光鮮亮麗的外衣,但在那外衣底下,不少學子懷抱濃得化不開的藍色憂鬱。面對新世代大學生的憂鬱症,治療方法當然也不能LKK,看醫師與心理諮商師如何幫助他們走出胡同,繼續彩繪人生。莊德凱是名五專學生,升上專四後,開始對未來的生涯該怎麼走感到徬徨。功課並不是頂好的他,背負家裡的殷殷期待,家人希望德凱繼續升學,但他覺得自己無法考上學校,另一方面又想以讀書逃避工作,因此吃不好、睡不著。更糟的是,他開始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常常自責,功課也一落千丈。德凱究竟怎麼了?
2017-12-28

智慧型手機APP,對憂鬱症患者改善憂鬱情緒有幫助?

低頭族有福了!手機也能幫助你掌握身心健康,趕走壞心情!手機應用程式最常用的就是社群軟體嗎?不妨多下載健康類型的app應用程式吧!一般健康的應用程式,除了可以記錄個人運動的公里數、步數、心跳、睡眠習慣等,幫助管理個人身體健康,另外更有許多心理健康相關的app能幫助憂鬱症患者改善憂鬱情緒、紓壓趕走壞情緒。根據2017年一篇發表於《世界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提供患者安全且可及性高的治療選擇!
2017-12-26

濕冷天氣讓你憂鬱?把握冬陽露臉機會曬太陽,有助心情放晴!

今天濕冷的天氣是否讓你難以下床、懶得出門?心情也隨著天氣變得低落鬱卒?當氣象預報說太陽有機會露臉時,中午休息時間可要把握出太陽的時機,跟著陽光走,到戶外曬曬太陽就能擁有好心情喔!根據一篇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午間的光照治療能減緩憂鬱症、增進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2017-12-18

改善氣喘過好冬,9招必看

對氣喘兒來說,最棒的耶誕禮物,也許不是聖誕老公公大駕光臨,而是一套讓氣喘、過敏不再出現的魔法,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度過冬季,迎接大地回春。照顧氣喘兒,必須耐心長期抗戰,很多家長本身有過敏或氣喘的毛病,對於孩子的痛苦,更能感同身受,希望氣喘不要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夢魘。
2017-12-17

這裡癢、那裡癢,冬季吃補還是吃苦

細雨紛飛的寒夜,結束忙碌的工作,一回家才打開門,麻油香隨即撲鼻而來,吃碗熱呼呼的麻油雞,疲憊的身心全暖和了起來!可是,電視卻播放著進補可能補上火,甚至誘發蕁麻疹的新聞,到底麻油雞、薑母鴨、燒酒蝦還能不能吃?冷颼颼的冬天到來,是否也想為自己的身子補一補?薑母鴨、麻油雞、燒酒蝦等都是熱門之選,但進補消除疲勞之餘,可能要注意,這些美食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2017-12-11

治療偏頭痛前必看的就醫指南

根據統計,全臺約有150萬人患有偏頭痛,尤其是天氣變化大時,更容易發作。有人說,偏頭痛是壓力大、睡眠不足造成,真的是這樣嗎?臨床上,醫師又是如何診斷偏頭痛的呢?想要就醫治療偏頭痛,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7-12-08

青少年嗜睡、暴食,可能罹患憂鬱症

週末睡到中午後才起床、挑剔食物,或不斷往冰箱覓食、不喜歡和父母交談,都是青少年時期典型的行為。但對某些青少年來說,不良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伴隨社會疏離,可能是罹患重鬱症的前兆。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精神科醫師Diane Sacks表示,這些青少年已喪失日常生活功能,注意力無法集中,飲食失調,即便每天睡到下午3、4點,依然感到疲憊,也不想與他人互動,讓自己變得孤立。
2017-12-05

不要信偏方!6個乳癌患者最想問的事

藝人溫翠蘋39歲的么妹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後,因誤信謠言,花了約百萬元,購買宣稱可讓癌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未料乳癌卻急速惡化,不得不住進安寧病房。一旦確診罹癌後,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懼,害怕接受治療,而誤信偏方或民俗療法,錯失治療時機。尤其乳癌在臺灣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是一種不分年齡、男女都可能得到的癌症,好發對象呈現雙峰分布,好發於44~54歲,以及30多歲的女性。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