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共有759筆資料

輕度中風比中重度,更易引起憂鬱?中風後越來越憂鬱怎麼治療

研究發現,中風後5年內的憂鬱症發生率約30%,但照護者心理壓力也大,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甚至高達4成!當家中的經濟支柱中風失能,全家人該如何調適面對,才能彼此扶持,走出情緒的低谷?
2025-03-14

研究:運動有效減輕產後憂鬱及焦慮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的事,但孕產期間可能身體不適或擔憂胎兒健康,產後要照顧新生兒也會承擔焦慮及壓力。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憂鬱與焦慮,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特別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2025-03-05

不重視霸凌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近來新聞接連報導職場霸凌事件,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職場霸凌者可能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易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3倍。
2025-01-14

引導孩子練習自我肯定,給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罩

面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除了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衛福部提供年輕族群諮商服務,應從初級預防教育著手,父母可引導孩子做3大練習,建立自我肯定的能力。
2024-11-25

rTMS(重複經顱磁刺激)為何能治療難治型憂鬱症?

難治型憂鬱症占總憂鬱症人口的1/3,患者有明顯的大腦功能性減弱,需直接刺激大腦的皮質來治療。衛福部已核可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吃抗鬱藥物後反應不佳的憂鬱症。使用上要注意什麼?
2024-11-25

樂齡不孤獨,從志願服務開始!

世衛組織估計有1/4的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社會孤立與孤獨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和壽命。幸好有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可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者。
2024-11-08

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一起跳舞》,伴你舞出無憂「心」旋律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提升大眾對老年憂鬱症的辨識力,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出《一起跳舞》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由葉天倫執導,陸小芬、夏于喬、郭子乾公益拍攝,陳小霞演唱主題曲《只是老了一點》由華研國際音樂提供。今(29)日舉辦微電影發表記者會,呼籲民眾了解、傾聽、陪伴長者,學習與憂鬱共處,舞出無憂心旋律。
2024-10-29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衛福部統計,15~24歲的自殺率在2023年達到每十萬人10.9人,為了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情緒障礙議題,導入專業照護,今(14)日立委林月琴及范雲偕同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召開記者會,並邀請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國教行動聯盟及董氏基金會,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情緒障礙問題與專業照護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提升青少年情緒障礙照護資源。
2024-10-14

常覺得疲勞、頭痛?試試每天與人連繫互動來改善孤獨感!

近期新北市及高雄市皆傳出60多歲獨居者在家驟逝,鄰居發現不尋常而報警的消息。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全國65歲以上長者獨居之住宅戶數達52.9萬宅,十年間漲幅近九成,連帶引發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孤獨死」……
2024-09-05

憂鬱症狀恐加速老年人記憶力衰退,多做互動性活動能活化腦力

憂鬱症和記憶力衰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的記憶衰退有高度雙向關聯。老年憂鬱並非正常老化,其患者更易失智。別只久坐看政論節目、追劇,日常多做互動性活動,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