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元氣生活

性感低腰褲,要美感不要傷害

低腰緊身褲強調修飾下半身曲線,拉長腿部視覺、創造美臀焦點……然而,醫師卻提醒長時間穿著,不但會讓身材變形、走樣,甚至會造成神經損傷,嚴重時必須動手術才能復原,面對這股持續燃燒的時尚熱,怎麼穿搭更安心?翻翻家裡的衣櫃,人人多半有好幾條牛仔褲。除了實穿,年輕人更講究牛仔褲流行的款式及合身剪裁,尤其能修飾臀部及雙腿曲線的低腰緊身牛仔褲,更是消費者的最愛,即使穿起來不太舒服,很多人仍是將身體硬塞進緊繃的褲子裡。
2017-12-15

菸商違法推促銷!「退菸盒就可再抵消費」,政府竟罰不了?

新制《菸稅法》上路,凡是2017年6月12日後出廠、進口的菸品,每包菸品加稅20元。不過,雖然政府三申五令不准囤貨,但董氏基金會近日卻接獲民眾爆料,發現市面上有高達43項菸品違反《菸害防制法》,非法促銷,包括退菸品空盒可折抵5元,且因菸稅調漲,菸商竟從今年4月非法囤貨賣菸。
2017-12-14

睡前瑜伽操,甩開痠痛與緊繃

一個人、一張墊,一個安靜的角落、一曲柔和的音樂,放下對姿勢的要求,在一鬆一緊、一呼一吸的動靜律動間,進入內在、放逐累積的壓力,提升身心的強度與韌度……傾聽身體的聲音、關心身體的感受,更容易獲得身體善意的回應。對於上班族經常性的肩頸、腰部痠痛,具有Ananda體系瑜伽師資班level1教師資格,現任「做瑜伽」中心的瑜伽老師Mao,建議可利用睡前數分鐘靜坐,再緩慢地伸展身體,一段時間後會發現痠痛減少,體力變好,連工作效能都增加。她也特別提供幾個簡單動作,讓入門者也能輕鬆做瑜伽。
2017-12-14

瑜伽配備,買行頭還是噱頭

從基本瑜伽服、瑜伽鞋,到強調多功能的伸展帶、瑜伽磚、韻律球......上瑜伽課前,得備齊這些用具放入袋子裡,才能安心無虞的盡情揮灑汗水做瑜伽嗎?瑜伽近年成為現代人塑身、養生的主流運動,坊間瑜伽會館有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周邊商品的產值也驚人成長,據業者估計一年可達1億元以上。然而,做瑜伽要這麼多配備嗎?如何為自己選合適的配備?
2017-12-14

練瑜伽能不能瘦身?

「瑜伽能減肥嗎?」令人不禁好奇,據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觀察,部分練瑜伽者經由與內在不斷的對話,身心獲得滿足, 無形中減低物慾、調整心態,追求清淡飲食,也逐漸造就窈窕曲線。許多愛美人士認為做瑜伽可淨化身心、釋放壓力、又能達到運動健身等多項效果,不過,也許更多人好奇「瑜伽能減肥嗎?」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回應,「學瑜伽不易瘦身,但可塑身。」
2017-12-13

減肥吃肉不吃飯,復胖更難瘦

為了維持曼妙身材,愛美人士無不使盡全力嘗試減肥,從減肥藥、瀉藥,甚至各種偏方無所不試。有國外研究指出,吃肉不吃澱粉,比其他減肥法有效、快速,它真是打造窈窕身材的捷徑嗎?《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參與實驗的肥胖者使用低醣減肥法減重,減肥及改善膽固醇的效果都比其他減肥法有效。而一般民眾對低醣減肥法的認知是:不吃米飯、麵包等會轉換成醣分的澱粉類食物,但多吃肉類、蛋白質食物,有些人甚至因此肆無忌憚地大吃肥肉、蹄膀或冰淇淋。
2017-12-12

瘋瑜伽前哪些事妳該知道

健康產業業者曾統計,光台北市就有18萬人學瑜伽,中外影星如瑪丹娜、安潔莉娜裘莉、蔡依林等,都臣服在瑜伽魅力下,到底這傳承五千年的印度修行法,如何幫現代人淨化雜念、抒壓、追求身心平衡?又有哪些期待高估了它的能耐?瑜伽原是印度修行者的法門,現今發展為簡單、易學、效果佳的養身運動。除了著重身體的伸展,也強調靜坐,讓身心靈達到平衡境界。
2017-12-12

瘦身吃低碳水化合物、負能量飲食,哪種減肥餐最對味?

隨著肥胖人口持續增加,減肥飲食也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流行,有些需要買特別的產品,有些需控制某樣食物,或只能在特別的時間吃特別的食物等,對想減肥的人而言,只要產品標榜有效,便趨之若鶩、隨波逐流。然而,這些流行的減肥餐,似乎沒有一種飲食,可以讓減肥者長期遵循。其實,只要瞭解這些減肥飲食的設計原則、內容與其優缺點,就可以考慮是否適合自己,要不要花時間與精力去執行。以下是幾種熱門減肥方式的介紹。
2017-12-12

萬丹蓮霧、紅豆,讓聖誕更紅!

現在又是黑金剛蓮霧的產季,屏東是蓮霧的故鄉,全縣一半的鄉鎮都盛產,每個產蓮霧的小鎮各有各的特色。萬丹一樣產蓮霧,也有聞名的紅豆相襯,想體會古樸的甘蔗風情,觀賞奇特的泥火山,只在萬丹才有。屏東是台灣蓮霧的主要產地,所轄的33個鄉鎮中,有近一半的鄉鎮產好吃的蓮霧,位在屏東平原西南方的萬丹鄉也是其中之一。
2017-12-11

做對5件事,助你遠離慢性發炎

你知道嗎?每晚睡滿7小時的人最長壽。想要避免慢性發炎,吃對食物、不熬夜、多運動絕對是不二法門,怎麼選擇中低GI的蔬果、優質油品,三高患者又該如何運動,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呢? 要避免身體發炎,沒有一蹴可及的事,但也沒有那麼困難,不用捨近求遠,只要踏實地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就可以改善體質,甚至能讓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藥量減量。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肇文說,想防護健康,不妨依「是否為三高病人?」為基準,進行三層次生活保健,就能成功且有效的減緩身體的發炎反應。
2017-12-01